巨鹿縣地處河北省南部是典型的農業縣。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淘汰速度很快,導致大量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報廢,形成越來越多的電子垃圾。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在生產電器電子產品時并沒有考慮到要對如此龐大的電子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相關法律上存在某些“漏洞”,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從土地解放出來的農民從中看到了商機。在巨鹿縣城東張王疃鄉、閆町鎮、蘇營鄉等鄉鎮出現了數十家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集散點和拆解點。由于這些非正規的小型處理廠沒資質和能力處理,在簡單的拆解和回收利用中對環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1.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現狀
據統計,我國電視機社會保有量已超過3.7億臺,冰箱和洗衣機也分別達1.5億臺和1.9億臺,大部分是從上世紀80年代進入家庭的,基本已到報廢年限。從2000年起,我國每年至少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600萬臺洗衣機到了報廢年限。專家指出:我國每年將近2000萬臺(部)的家電和電子產品被淘汰。與此同時,電子垃圾回收的商機已經開始出現。
目前,巨鹿縣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基本上處于失控狀態,絕大分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由自發形成的脫離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農村流動小商販回收。處理則是在這些廢舊電器電子產品集散地和拆解點進行非法經營和非法拆解。據調查,在張王疃鄉小留莊一帶就是有名的電子廢物回收專業村,村周圍的電子垃圾拆解點里,各種廢舊電腦、電視、電源、打印機、線路板等從地面一直堆滿到房頂。這些攤點從小商販手中收來的貨先進行通電檢查,凡是電機能運轉的,就作為二手貨直接販賣到平鄉、石家莊等地舊電器市場,其中一部分還會被再次專賣到邊遠落后地區。
對不能進入電子舊貨市場的廢舊電器,一部分就地拆解,另一部分專賣到附近村莊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集散地。這些地方的手工拆解過程令人觸目驚心。例如,對不能顯影的電視機,首先拆出其中有價值的線包和塑料,然后對拆卸后的電視機殘骸用錘子砸。對廢舊的電冰箱、空調主機,在不采用任何抽氟措施下,直接用切割機對廢舊冰箱、空調“動刀”,切割出能賣錢的金屬和塑料;對各種電線,通過露天焚燒得到金屬導線;其他剩下的殘物殘渣則隨地丟棄,傾倒土坑或填埋底下。拆解下來的金屬、塑料等有用價值物料,進入普通廢品回收渠道;拆解出來的電路板等需進一步處理的有價值物料將轉運到石家莊、天津等地高價賣出。這些非正規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給社會和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
2.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對環境危害
如果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處理不當,會對水、空氣、土壤造成污染,對人和動植物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危害。我國既是電器電子產品的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也是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產出國,同時還是全球電子垃圾的最大受害國。由于過去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危害認識不足,缺乏監管,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打著循環經濟的旗號,不斷地把大量的電子垃圾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是我國資源需求不斷增加,而國內資源短缺、價格上漲,進口廢物可獲得一些國內需求旺的原料,從而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二是中國的廢舊電器電子等廢物處理成本相對發達國家較低,非法廢物進口的收益率高于社會平均收益驚人的利潤,以至出現非法電子電器產品貿易。對這些電子垃圾的手工原始拆解、焚燒、填埋,給我國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危害。
電器電子產品的成分約有700余種化學原料,50%對人體有害,以硅酸鹽形式存在的鉛、鎘、汞、鉻等有毒貴重金屬,以及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等可疑致癌和潛在致癌物被大量運用;一些電子設備的電池含有鎳鎘、鎳金屬氰化物、鋰、鉛酸物質等。這些有毒有害物質不正當的處理后,提煉的一些可回收的金屬通過中間商運向發達國家和地區,結果是污染留下了,這就是廢物產品本身的環境外部性,直接造成環境污染的空間移動。
3.形成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現狀的原因
3.1歷史原因根據2006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計算,2006年我國主要電器電子產品的社會保留量,電視機約4.9億臺。電冰箱約為2.2億臺,洗衣機約為2.6億臺,空調約為1.5億臺,計算機約為8,000萬臺,合計12億臺。2006年這5種產品的廢棄量,電視機約為500萬臺,電冰箱約為210萬臺,洗衣機約為250萬臺,空調器約為140萬臺,合計1260萬臺。此外,每年還有大量的手機、復印機、傳真機、打印機等電子產品報廢淘汰。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在生產電器電子產品時并沒有考慮到要對如此龐大的電子垃圾實現無公害化處理,更沒有預先安排巨額處置資金,這個問題已成為我國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制約因素。
.2現行法律法規存在某些“欠缺”
(1)家用電器進入千家萬戶成為日用品,應該有明顯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報廢期限說明。雖然,國家質檢總局已頒布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但是,采用的是制造廠商自制規定聲名的方式。而法律法規上沒有對該系列電器電子產品做出明確的強制報廢期限。這些漏洞為生產廠家虛假宣傳產品質量變相誤導消費者提供了方便。許多人還不了解電器產品的安全使用期限要求,市場上銷售的一些電器產品上也沒有標明使用年限的標簽,很多居民對使用的舊電器產品,只要還沒壞,通常會由于經濟原因舍不得更換。其實,超過安全使用期限的電器電子產品存在安全隱患,超過安全使用期限的電器產品耗電量大大超過產品出廠時的耗電量,造成不經濟。(2)法律對以撿拾垃圾謀生的從業民工管理失控。我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都不同程度對固體廢棄物從生產、回收、再利用做出了明確規定。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第三條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提高工體的廢物回收再利用率。法律上強調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責任多,而對從事回收、拆解廢舊電子產品的從業民工未作明確規定。(3)受經濟利益驅動。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相應正規的廢舊電器電子處理企業直接從居民手中回收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價格低,而小商小販違法拆解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時沒有環保費用投入,在回收價格競爭上占優勢,且轉賣方式靈活,從中賺取高額利潤。小商販收購DVD機時14元1公斤,好的DVD光驅按品牌不同,價格從50到100元不等。收購電路電板,收購價格約為30元1公斤,買到廣東價格則達50—60元1公斤,廣東收購商從1噸廢舊電路板中可提取286磅銅、1磅黃金、44磅錫以及鉛、鎘、鎳等重金屬價格達到37000元以上,小商販在賺取高額利潤的同時把環境污染留給了社會。
4.解決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走上正規化的建議
針對目前農村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置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我國2009年3月5日頒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管理條例》,在該條例正式實施前的過渡情況下,提出以下建議:(1)政府主管部門要對目前所有從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置企業的專業資格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和具有資質能力的企業發放許可證,并向社會公告。然后對任何不具備資格進行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置的單位和個人,特別是位于邊遠城鄉農村自發形成的廢舊電器電子拆解點進行依法取締,切實有效地制止由于非法處置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2)收編流動小商販,對他們進行廢舊電器電子法律法規及技術知識培訓,強化環境保護意識,然后將其掛靠村委會管理,形成村委會管理下的廢舊電器電子回收點,從事回收活動,將回收來的產品在有資質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企業上門收運;(3)強化電器電子產品生產、經營商環境保護責任意識,采取“以舊換新”等方式,爭取生產企業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力度和無害化處理。解決廢舊電器電子拆解造成二次污染問題,就要從產品生產制造端開始,鼓勵制造廠家加大科技投入,研發重金屬零部件替代品,從源頭上做到不用或少用重金屬做零部件,在未找到替代品前,積極爭取生產企業、經營商擔起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無害化處理保護環境的責任。像國美電器公司與杭州大地環保有限公司合作,開辟先例,在全國各地經銷店率先實行“以舊換新”的做法,對廢舊家電不論品牌,根據廢舊家電產品使用年限,新舊程度折成現金“以舊換新”。對回收的廢舊家電進行分類,再利用,正規拆解,對剩下的有毒有害的殘物進行無害化處理;(4)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積極宣傳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環境污染問題,宣傳國家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實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處理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手段。通過政府補貼方式鼓勵經銷商“以舊換新”回收舊家電,鼓勵居民把廢舊家電賣到正規的回收點,通過政府加大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置資金力度投入,廣泛建立廢舊家電回收試點基地。
| 中文字幕少妇偷乱视频在线 | 亚洲电影小视频三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专区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69 | 日本欧美亚洲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