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發生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地震災區醫療廢物產生量急劇增加。醫療廢物含有大量的病毒、細菌等有害微生物,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生物毒性;同時也是滋生蚊蠅、傳播疾病的主要傳染源,對災區人民生命健康和環境安全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醫療廢物的安全應急處置成為地震發生后防治次生環境災害的重要內容。本文在對地震災區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分析的基礎上,指出我國在國家層面上建立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體系存在的若干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近期應盡快實施的“三個建設”的主要任務。
1應急期間醫療廢物產生特點
汶川地震發生后,地震災區醫療廢物的產生表現出以下兩個主要特點。
(1)前15~20天醫療廢物產生量急劇增加,時間特征明顯。地震發生后第五天,即5月17日,地震造成198347人受傷,各類醫院收治傷員1164住院治療合計84810人,仍有16288人住院,轉外省市治療6363人;第二十天,即6月1日,造成368545人受傷,住院治療合計91762人,仍有12243人住院,轉外省市治療10015人。地震發生后20天內,受傷人數和住院治療人數直線上升,各醫療點迅速建立起來,醫療廢物產生量大量增加,20天后,新增受傷人員數量逐步減少,加上重病傷員大量向外省轉移,醫療廢物的產生數量逐步減少,并趨干穩定。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工作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的人員救護階段最為集中。(2)醫療廢物產生源十分分散,集中收集工作十分困難。由于大量人員受傷,居民臨時安置點和臨時醫療救護點比較分散,地震發生后的十多天,先后建立了1100多個臨時醫療點,醫療廢物十分分散。加上部分道路條件受損嚴重,醫療廢物集中收集比較困難,給醫療廢物集中安全處置帶來了較大困難。
2地震災區醫療廢物應急處置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直接受災,其中四川受災最為嚴重。以四川醫療廢物處置為例,四川重災區包括成都市(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崍)、德陽市(綿竹、什邡)、綿陽市(城區、安縣、北川),阿壩州(汶川、茂縣、理縣)、廣元市和雅安市。一共有醫療點1136個,醫療高峰時,日產生醫療廢物10t左右。四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比較缺乏,全省21市州中。除成都市建有一座較為規范的24t/d醫療廢物焚燒處置設施以外,德陽、綿陽、廣元三市在“非典”期間建設有簡易的焚燒設施,其他各市州均無集中焚燒設施,包括本次受災最為嚴重的阿壩州和雅安市,主要依靠醫療機構自有的分散簡易設施進行處理。德陽建有兩臺簡易焚燒爐,一臺處理能力300kg/d,一臺處理能力500kg/d,綿陽建有一套2t/d的非典應急焚燒設施,廣元建有一套1的非典應急焚燒設施。
地震發生后,德陽、綿陽、廣元的焚燒設施沒有受到明顯毀損。成都醫療廢物焚燒設施的二燃室和急冷塔遭到損壞,修復期間成都所有的醫療廢物送往新都區生活垃圾焚燒場進行處理。德陽、綿陽、廣元醫療廢物焚燒設施的處理能力在地震發生后嚴重不足,國內某企業捐贈了5臺焚燒設施作為補充,分別在德陽安置了一臺2t/d、2臺1.2t/d的焚燒設施,在綿陽和廣元分別安置了一臺1.2t/d的焚燒設施,國內另一家企業在阿壩州(汶川、理縣)捐贈設置了2臺1t/d的焚燒設施。但由于運輸、安裝調試等時間原因。這些設施在醫療廢物產生高峰沒能及時發揮作用。
地震發生后,醫療廢物的處理途徑和方式主要有三種:(1)利用原有集中或者相對集中的處理設施;(2)較大的醫療機構和有條件的臨時醫療救助點產生的醫療廢物就地由醫院負責收集,利用醫院自有的焚燒爐焚燒處理:(3)一些分散的、小的臨時醫療點的醫療廢物采取就地露天焚燒后填埋的方式。由于現有焚燒設施處理能力明顯不足,上述(2)和(3)成為醫療廢物的主要處置方式。根據對5家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和隨機抽查的57家醫療機構進行調查的結果來看,57家醫療機構每天產生醫療廢物量共計2479.2kg,其中送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處置1586.7kg,占64%;醫療機構自行處置831.6kg,占33.5%;臨時暫存74.3kg,占產生量的3%。57家醫療機構中,利用自建設備處置的有11家,占總數的20%;委托其他單位處置的有23家,占總數的40%;采取就地方式處置的23家,占總數的40%。5家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每天處置醫療廢物量共計1613kg。
上述醫療廢物焚燒應急處置方式雖然殺滅了醫療廢物中含有的致病微生物和細菌,避免了醫療廢物成為疾病的傳播源和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威脅,但存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首先,無論是利用原有集中處置設施還是醫院內部的焚燒設施,基本上都是簡易的焚燒設施,無工藝控制,無完善的尾氣處理設施,帶來的大氣污染十分明顯,易形成二次污染。無論從處置技術、處理效果來看,與2003年非典期間的焚燒相比并無改善,醫療廢物仍以臨時應急處理為目標,無法實現安全處置。其次,由于道路受損,醫療廢物的運輸在一些重災區十分困難,醫療廢物運輸車輛十分缺乏,醫療廢物不能得到及時處置,就地焚燒往往不徹底、填埋不完全,造成安全隱患。三是管理不善,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的現象比較普遍,醫療廢物運往生活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置。
3我國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現狀和主要問題
2003年春季發生的“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基礎設施嚴重短缺的問題,催生出《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的編制和實施。“5.12”汶川特大地震突發后,醫療廢物應急處理問題暴露出來,暴露出在應急狀態下醫療廢物應急管理預案的空白,應急管理手段特別是技術手段仍舊比較落后,在突發狀態下顯得猝不及防,處理能力明顯不足,處理設施短缺,還不得不借助于過去的簡易焚燒設施和醫療機構分散焚燒設施進行應急處理。概況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醫療廢物處置的應急管理問題尚未引起地方和有關部門充分重視
近幾年來,各地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規劃》確定的集中處置設施的建設上。對突發性的醫療廢物處置問題考慮甚少,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理措施都比較缺乏。根據調查,目前全國僅深圳市出臺了《醫療廢物處置應急預案》,該《預案》主要規定深圳市出現“非典”或其他傳染性疫情,以及外市拒收我市醫療廢物時,啟動應急預案,規定根據不同情況實行三級預案啟動程序,以及相應的分級管理制度,由于深圳市已經建成醫療廢物焚燒設施,《預案》規定應急情況發生后,危險廢物處理站將收集的醫療廢物采用焚燒方法進行處置。除深圳市以外,其他各城市幾乎都沒有制定醫療廢物應急管理辦法。深圳市應急預案也存在局限性,該預案主要針對傳染病發生情況下醫療廢物的處置,并不針對像地震等具有極大破壞力的自然災害發生下的應急情況,一旦自然災害造成焚燒設施的損毀,應急預案將無法實施。
3.2常態下的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尚未完全建立起來
《規劃》確定以地級城市為單位,全國建設332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理設施。這些設施是一個城市正常情況下醫療廢物處理能力的保證,是一個城市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規劃》實施四年多時間里,基本建成的《規劃》醫療廢物項目66個,占總數的20%。以本次受災嚴重的四川為例,國家發改委2006年、2007年已經對四川17個市州下達了《規劃》設施建設的國債資金,其中包括本次受災的德陽、廣元、雅安三市,但目前處置設施尚未到位,綿陽、阿壩兩市州的醫療廢物處置項目還處于前期可研論證壩類似,陜西漢中醫療廢物將與危險廢物實現統籌處理,采用回轉窯焚燒處理設施,雖然完成可研論證和審批,但尚未完成設備招投標工作,主體設施并未建立起來。由于正常的處理能力沒有建立起來,突發地震災害發生后,短時間內大量醫療廢物產生,處理手段比較缺乏,顯得措手不及,不得不重新拾起和依靠本該淘汰和廢棄的簡易焚燒設施。
3.3缺乏對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技術方案的全面研究
常規情況下醫療廢物的處理和應急情況下醫療廢物的處理可能存在較大不同,且不同的應急情況,采取的應急措施可能也不相同。由于對醫療廢物處置的應急需求考慮不多,相應的應急技術方案的研究也比較少。地震發生后,環境保護部緊急出臺了《災后廢墟清理及廢物管理指南(試行)》(2008年第15號公告)、《地震災區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技術指南(暫行)》(2008年第16號公告),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下發了《地震災區醫療廢物處置方案》,省環保局和衛生廳聯合下發《關于做好災區醫療廢物收集和處置的通知》(川環發[2008]57號),四川省環保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廢物和廢棄危化品監管工作的通知》(川環函[2008]451號)。該技術指南可以認為是我國應急技術研究的重要起點,提出應遵循適當分類收集,妥善貯存運送,就地集中處置,確保環境安全的原則。該技術指南對本次地震災區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其出發點是基于固定式處理設施而言的,且制定時間較為倉促,因此也存在一定局限。
3.4缺乏靈活有效的移動式醫療廢物集成處理設施
移動式醫療廢物集成處理設施是將處理設施本身進行最大程度的空間集成以減少占地面積,將處理設施與運輸車輛進行最合理的力學平衡和布置,以車輛為載體實現處理設施移動的目的。移動式醫療廢物集成處理設施作為固定式處理設施的重要補充,在美國、加拿大等一些國家都有實際應用,基本都采用高溫蒸汽滅菌等非焚燒處理技術,主要應用在產生數量少、分散的醫療廢物的處理以及緊急情況下醫療廢物的處理,其優勢十分明顯。移動式醫療廢物集成處理設施以其機動靈活的特性,可以直接前往醫療廢物產生地點進行處理,處理完后又盡快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進行處理,保證醫療廢物的及時處理,而且由于采用非焚燒處理技術,幾乎可以避免二次污染問題,實現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理,特別適合像縣鄉醫療廢物的處理以及野戰醫院、災民點醫療廢物巡回處理,適合醫療廢物大量產生但產生源分散的緊急和應急之需。但由于各種原因,移動式醫療廢物集成處理設施在我國還沒有正式使用。我國目前還處于常規能力建設階段,移動式醫療廢物集成處理設施尚未納入議事日程。
3.5缺乏跨區域,跨設施之間的協調管理和協同處置機制
我國以地級城市為單位建設集中處置設施是符合長期以來我國基于行政區劃為基礎的管理格局,有利于明確設施建設的責任主體。但現實中,行政區域的劃分又給醫療廢物的收集和處置造成些限制和障礙。以醫療廢物收集為例,一個地級城市較為偏遠、距離集中處置設施較遠的縣鎮產生的醫療廢物如果運往所在地級城市的集中處置設施可能得不償失,而且還存在運輸中的環境風險。該縣鎮可能距離相鄰地級城市的集中處置設施較近,由此打破行政區域的劃分,在不同地級城市之間根據廢物收集和處置的方便選擇處置設施應該更加經濟和有效,這就需要在不同城市之間建立起協調和協同處置的機制。類似情況還有協調管理和協同處置機制不僅在應急情況下非常重要,即便在正常情況下,這種機制也是需要的,作為以地級城市為單位建立和運行集中處置設施的一種靈活、有效的補充,它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處置設施的作用。
4建議
4.1應急處理要與安全處置并重,應急處理應與《規劃》實施相結合
醫療廢物應急處理不能簡單滿足于一時的應急之需,而放棄安全處置目標的要求。不能抱有“一燒了之,萬事大吉”的思想,而忽略其他可行技術的應用;忽略二次污染仍然存在的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威脅和環境安全的隱患。應急處理采取的措施不能違背國家確立的醫療廢物處理的有關基本原則和要求,不能顛倒技術發展的趨勢,應急設施的運用要與規劃項目的實施充分銜接,不能形成“兩張皮”。應充分吸取“非典”應急設施建設的教訓,超前和統籌考慮當前移動式設施在完成應急處理任務后的出路問題。可以考慮轉為固定式設施,或者繼續作為移動式設施,在邊遠和集中處理設施收集困難的地方繼續發揮處理作用,或者由國家統一收回、統一調度,避免在應急完成后面臨淘汰和資金浪費的問題。由于受災地區《規劃》確定的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多是采用高溫蒸汽滅菌處理技術,本次應急可考慮采用高溫蒸汽滅菌處理技術的移動式設備,已經簽訂設備采購合同的地市可以要求特事特辦,要求設備企業提前供貨,并與運輸車輛進行集成,完成應急之需,待將來條件穩定后再把該移動式的設施放置在固定地點。
4.2大力加快《規劃》確定的醫療廢物項目以及全國和各省危險廢物應急網絡的建設
國家《規劃》確定的以地級城市為單位建設集中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是一個城市醫療廢物處置的基本保證,本次地震受災范圍內的大多數地市都沒有及時完成《規劃》確定的建設任務,導致災難發生后的被動局面。所以必須以此次事件為教訓,加大檢查力度,督促地方各級政府盡快完成規劃建設任務。《規劃》中確定建立國家和31個省級危險廢物登記交換及事故應急網絡,該網絡將負責協調、管理轄區內危險廢物轉移、交換、運輸和處置等活動,承擔危險廢物事故應急處理以及指揮協調工作。由此可見,該網絡的建設是事故應急最主要的保障,前期可以選取示范省份盡快啟動網絡建設,之后逐步擴大到全國范圍。
4.3研究部署全國醫療廢物應急處理系統的建設
《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的實施為實現我國醫療廢物和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置目標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但《規劃》本身并不能覆蓋所有問題,在本次地震災害面前暴露出我國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體系的缺失和不完善。把本次救災工作作為我國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體系建設的起點,全面分析我國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全面啟動應急預備的編制。特別是要把解決應急工作機制放在突出位置上,通過區域示范和帶動,盡快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跨區域、跨設施的協調處置機制。啟動分散式設施的建設,在滿足大集中的原則前提下,解決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難以覆蓋邊遠地區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置問題。
4.4啟動全國和大區醫療廢物應急處理調控和貯備能力建設
以移動式醫療廢物集成處理系統建設為重點,建立國家級別或者區域級別的應急貯備能力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緊急情況發生后的盡快調度,以滿足應急之需。建議對包括地震在內的各種災難和緊急情況下醫療廢物處理的需要進行全面分析,正確理解應急情況下對處理系統的需求,明確功能單元配置的特殊性,進一步處理好車輛和處理系統的集成銜接。將應急貯備能力建設與正常能力建設相結合。我國偏遠地區和交通運輸不便利的地方急需建立移動式的處理系統,可采取完全可移動的小型處理系統(處理能力在每日數百kg左右)和半移動式的處理系統(處理能力在1~2t/d左右)相結合,平時半移動式的處理系統可以固定安置在較大的醫療機構內部,單獨配置小型收集車輛對周邊城區的醫療廢物進行定時清運,緊急情況下全套系統迅速安裝在移動車上,快速轉移到急需的地方,形成可移動式的處理系統。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設計移動式設施的布點、處理能力和運行機制,正常情況下的處理設施在應急情況發生時,由國家或者區域進行統一調配,迅速轉化成應急處理能力,前往最需要的地方開展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置。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人妖系列 | 亚洲国产精品之一线久久 | 亚洲产精品VA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aⅴ日本欧美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