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計,自1998年以來我國每年的廢電池產生量達到140億只,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還多,消費量達到70億只,回收量不到2%。2002年產生量翻了近一番,達到240億只,消費量106億只。而且這種增長還在繼續。據不完全統計,僅上海市的廢電池產生量目前達到了50億只/年以上,人均電池消費量超過了歐洲。
討論廢電池造成環境危害的文章已經不勝枚舉,這里不再展開。但是對廢電池的治理,卻一直停留在末端處置環節。而對問題產生的社會經濟層面,至今缺乏理性的思考。廢電池問題的根本在于我國獨特的市場經濟體制,使得電池的生產、銷售、流通和處理的各個環節,都存在巨大的外部性,向社會、廠商和消費者發送了錯誤的價格信號,導致整個社會資源的濫用,社會成本急劇上升,引發諸如回收難、處理難以及浪費嚴重等問題。
1廢電池生命周期各個環節的外部性分析
1.1生產環節
我們假想存在A企業和B企業。A、B都是大型正規的電池生產廠。不同的是A企業生產的電池排放的廢物比B企業少,或者A的電池產品比B企業在環境中危害性小,同時生產這種產品的成本要比B企業高。但是市場并沒有就A的這種環境友好行為給予A相應的補償,也就是A的正外部性沒有被內部化。從自身利潤最大化出發,A企業顯然不適宜去生產這種環境友好型的電池,它會采取和B企業相仿的技術生產同樣是環境不利型的產品。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企業喪失了改革工藝的動力。
在不完全市場中,大型正規企業還面臨著小企業的競爭。這些小企業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技術落后,排放污染嚴重,同時電池質量差,環境危害大。但是由于這些小企業具有分散、靈活的特點,政府監管不利的現象非常普遍。因此它們的成本非常低。這部分小企業游離于不完全市場之中,將其生產的巨大環境成本轉移到社會身上,存在著巨大的負外部性。加劇了廢電池的環境問題,使得我們實際上根本無法統計我國一年生產的電池究竟有多少(中國電池協會統計到的數據只能是記錄在案的大型生產廠商的產量)。
可見,外部性的存在,使得電池的生產環節出現了資源的嚴重錯置。由于外部性沒有被內部化,一方面小型廠商以低廉的私人成本生產電池,使得電池的價格不能真實反應其成本,造成最終的浪費;另一方面,受制于外部性,生產廠家喪失了改良生產工藝的動力,阻礙了電池生產技術的發展進步。
1.2流通環節
自由市場中,銷售商的最終目的是使銷售的利潤最大化,在沒有被賦予環境責任的前提下,不會將電池的環境影響納入銷售的考慮范圍。同樣以A、B企業為例。A企業比較好的電池產品有可能銷售利潤較B企業的低,那么銷售商在可能的前提下總是會希望多銷售B企業的產品。這是市場自身存在的外部性,如果市場是健全的,流通環節的各項行為是可預見和可管理的,一旦采取有關措施,每一個銷售商都會面臨著同樣的服從成本。因此,政府只要通過一定的價格或者稅收杠桿就可以實現外部性的內部化。但是在不完全市場條件下,流通領域是不透明的,從大型超市到小賣鋪,從大的批發商到街頭小販,政府很難實現有效的管理。不完全市場的重要特征就是攤販經濟。大量的流動攤販將小企業、黑企業的劣質電池帶入市場,一方面以極低的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購買,另一方面又促使小企業、黑企業不斷的大量生產,社會為此承擔的處理成本和環境成本也就越來越大。
因此,從某種角度看,流通領域存在的最大外部性是它傳遞并價值化了生產領域中的外部性。生產者通過流通才能實現其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帶來的巨大收益。
流通領域是電池的生命周期中最難控制的環節。不完全市場的這種特性,使得出臺相關管理政策時必須時刻注意,不要打垮了電池生產的正規軍,養肥了那些小企業、黑企業。因此,只有能控制流通環節的政策,才能真正解決廢電池的各種問題。
1.3消費環節
消費環節的外部性是生產和流通環節外部性的積累和最終體現。由于存在小企業以極低的成本生產質量較差的產品,有街頭攤販來銷售,消費者從自己利益最大化出發購買這些電池的可能性非常大。對此,不能用簡單的環保意識不高來解釋這樣的現象,必須看到這種現象背后,是由于我們的社會缺乏一種能夠讓消費者對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的制度,從而導致了消費者將消費的成本轉嫁到社會成本之中,導致劣質電池消費的泛濫。1.4回收處理環節
由于生產、流通、消費的環節沒有處理好,各個環節都將自己的私人成本轉移到社會成本當中,因此回收處理環節成了死結,政府無法承受高額的回收處理成本,生產者、銷售商、消費者都沒有回收的動力。造成的結果是廢電池回收率極低,即使回收的那部分也達不到規模處理的程度,絕大部分廢電池被當作普通垃圾簡單填埋,留下嚴重的環境隱患。
2不完全市場的經濟分析
2.1成本收益曲線
從成本-收益分析可以明顯看出,一般的大企業,在其不對電池的最終處理負責、不考慮環境成本的時候,它的有效產出比社會有效產出要大,引起的是社會總收益的減少,反應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是環境狀況的惡化,社會總福利的減少。不完全市場的存在,使得企業的私人成本曲線(PC1)嚴重右移至PC2,Q1將大大超過Q0。
圖1不完全市場下的成本效益曲線圖
從圖1可以看到,當電池的產量大于Q0時,社會收益曲線(SB)分化為SB1和SB2,這是因為一方面由于廢電池產量的增加和小企業高含汞的廢電池比例的提高,其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遠比在Q0時期要嚴重。而且當廢電池產出超過環境容量或社會容量時,其引起的危害往往是呈指數型增長的,引起社會福利水平的急劇下降,表現在圖中就是社會收益曲線的下降(SB2)。但是對小企業而言,其收益并不因為廢電池危害的增大而降低,他們多生產的廢電池得到的收益,仍然可以通過不完全市場以SB的延伸趨勢SB1得到實現。
假設Q1的延長線和SC相交于E點,那么社會凈收益和小企業的凈收益可以表示如下:產量在Q0時,社會凈收益為原點、SB和SC以及A圍成的區域,而小企業的凈收益是由原點、SB、PC2、直線Q0圍成的區域。可以看出這個時候對社會而言收益最大,因此是最佳產出,但是對小企業而言,Q0時所獲得的收益比社會凈收益大,但是如果通過擴大再生產它們仍然可以獲取更多的收益,因此Q0不可能達到均衡(不完全市場政府無法管住小企業),產量必然上升到Q1。這時社會凈收益變成原點、SB和SC以及A圍成的區域和區域AED之差,而小企業的凈收益增加到區域OAB。
2.2各種政策的經濟分析
2.2.1生產者責任制
生產者責任制(Producer Responsibility)是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盟都非常強調的一種管理廢電池的政策,其意圖在于將生產者的外部性內部化,也就是說,通過賦予生產者一定責任一如將自己產品標簽、負責回收和處理等,使得其私人成本曲線(PC)近似等于社會成本曲線(SC)。這種政策在完全市場條件是行之有效的,因為政府實際上從管理一個個電池的消費處理過程轉為管理一個個大型的生產廠家,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了,同時,由于廠家直接擔負電池的回收處理成本,因此它必須考慮電池的處理技術和研發更加環境友好的電池。以這種良性循環,實現產業的不斷進步是切實可行的。
但是在不完全市場條件下,生產者責任只能通過政府強加到大企業的頭上,對小企業和黑企業作用很小,因此,隨著大企業PC1的上移,小企業的價格優勢就越明顯,市場競爭力越強,得到的凈收益也就越多(PC2實際上右移了)。實際上,單純的生產者責任最多只能實現影響凈損失在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分配比例,甚至有可能打垮負責任的企業而養肥小企業和黑企業。
2.2.2消費者押金(Deposit Refund Scheme)
押金制的建立主要是為了促使消費者能夠很好的參與廢電池的回收。在一些國家,押金制的建立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廢舊電池的回收率,另一方面降低了電池消費的需求。不過,押金制只是額外的要求消費者盡電池回收的義務而已,實際上并沒有將電池整個生命周期的外部性內部化。在不完全市場中,其所起的作用更加微小甚至是負面的。因為押金制對消費者而言意味著購買大企業的電池很麻煩,無疑中使很多的消費者轉向地攤電池。可能的結果是,回收上來的電池基本上都是危害較小的低汞電池,而大量劣質電池一富汞和重金屬的卻被隨意的拋棄了。對整個社會而言,未來的危害并沒有減小。
2.2.3我國的一些政策
2003年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建設部、科學技術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提出“禁止生產和銷售汞含量大于電池質量0.025%的鋅錳及堿性鋅錳電池,2005年1月1日起停止生產含汞量大于0.0001%的堿性鋅錳電池”。政策說明政府對廢電池的危害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并已經著手處理。但是,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與其說廢電池的危害是由于技術造成的,不如更確切的說是由于不完全市場的巨大外部性促使的。如果政策沒能解決各個環節的外部性問題,那么政策的執行效果至少是令人懷疑的。
提高電池的質量水平非常重要,但是對我國而言,造成巨大危害的不是那些正規廠家生產的電池,難于管理的也不是正規電池產品。對政府來說,徹底取締小企業小作坊至少在現在是不現實的,因為政府面臨著非常高的管理成本。所以,在提高電池質量標準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正規廠商的生產成本,進一步擴大了與劣質電池的價格差距,最終導致的可能是劣質電池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到后來需要處置的都是那些劣質電池。
總而言之,有效解決廢電池的管理問題,必須對不完全市場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從電池的生命周期出發,將各個環節產生的外部性逐一內部化,這才可能最終找到一條可操作的解決途徑。
3不完全市場廢電池管理方式探討
一個行之有效的廢電池管理體系,必須具有以下特征:
a.能夠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降低SC)
b.能夠將攤販經濟的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使PC2左移)
c.能夠激勵電池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
d.必須使生產者、銷售商和消費者明確自己的責任和權利。
基于以上四點,可以初步設計管理框架如下:
3.1生命周期的制度架構
3.1.1市場重構
生產市場的重構關鍵在于糾正電池生產的巨大負外部性,并通過將社會成本私人化遏制生產的過度投資,使資源重新配置。源頭減量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同時對推動整個電池產業的技術進步來說非常重要,也影響著流通和回收環節的政府管理成本。因此,必須充分調動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
一種可能的市場重構方法是市場準入制度。以上海地區為例:由政府根據幾個世界知名品牌的大電池生產廠商的技術參數制定廢電池的生產標準.再向社會以招標的方式確定3-5家電池生產廠商進入上海市場,過若干年后,再根據提高了的技術參數制定標準重新招標,將落后的廠商淘汰,同時吸收先進的廠商進入。除此之外,任何其他品牌的電池在上海市場都不允許銷售;
由于是依照技術參數來制定標準,就避免了政府部門將標準部門化的危險,杜絕了官商勾結的可能;
標準高或低取決于環境質量的需求水平,政府可通過調整標準來促使產業不斷進步。因此必須確保每次招標的標準都比前一次有提高;
由于準入制度,上海市場合法的電池只有少數幾個品牌,無疑大大降低了監督和執法的難度,意味著小企業的商品面臨著非常大的機會成本,間接提高了這些劣質產品的成本和價格;
市場準入建立后,攤販經濟直接損害的是生產廠商的經濟利益。為了保護自己的市場,廠商具有強烈的需求用各種形式打擊攤販經濟。在此前提下,電池生產行業協會可以建立并有效運轉起來。可以肯定一點:廠商出于切身利益對攤販的管理要比政府單純的執法要有效而且要低成本的多。
市場的另一個方面,流通領域的重構也必不可少,其關鍵是必須使流通的各個參與者都有足夠的動力將電池回收,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對人們福利的損害。以上海為例。可以考慮定點銷售和消費者押金制相結合的管理體系。上海有極其發達的各大超市和便利店銷售體系,完全能夠既定點銷售,又能讓大家方便的購買電池。同時,為了保證回收率,實施押金制度。在每節電池價格的基礎上加收一定數量的押金,只有消費者將使用后的電池拿到回收點之后才能換取押金。同時,銷售商可以按照回收廢電池的比例從生產者當中獲得相應的成本返退。這樣做的好處是:消費者和銷售者都有動力將廢電池回收,可以提高廢電池的回收率,有利于后續的集中處理。
這兩方面的市場重構,著眼于兩點:一是將外部性內部化;二是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顯然,現有體制下政府沒有足夠的動力和能力對攤販經濟進行有效的控制,因為電池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太多樣化。通過市場重構,實際上將模糊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模式規范化,同時政府的管理和廠商的監督能夠有效結合,從而對攤販經濟實現有效的遏制。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廢電池問題的是不難解決的。因為如果廢電池回收率能夠保證,集中規模處理就顯得可能。目前日本已經能夠從廢電池中回收部分金屬。不管是政府還是廠商來回收都可行,但是比較而言,讓廠商來負責廢電池的回收和處理會更有效:首先,廠商可以鑒別廢電池的真偽。因此使得市場上的假冒產品不能混跡其中。其次讓廠商回收處理也就是迫使廠商尋找更加環境有益的技術或者尋找擁有處理技術的團體使得自己的成本最小化。這樣可以推動資本進入廢電池處理技術的研發,從而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革新。.
3.1.2管理重構
管理重構的根本目的,是強化政府的管理能力,使政府能夠管住它想管的東西。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就廢電池管理而言,至少必須考慮兩個問題:
a.發揮電池行業協會的管理作用。核心是電池協會必須是獨立于政府控制之外的完全代表廠商利益的集體,能夠有效的實現行業自律和市場管理。b.發揮社會環保力量的作用,如NGO和NPO。
3.2不完全市場-攤販經濟的影響
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套管理體系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攤販經濟,只能是盡量減小它的影響,同時,仍然需要一些匹配措施:
a.配備必要的檢查力量,加大對攤販經濟的控制力度。
b.對攤販電池的嚴查加重了銷售劣質電池的成本,因此他們的價格會上升,而政府可以在開始階段給予購買正規品牌的電池的消費者一定額度的補償,以拉進兩者的價格差。
c.攤販經濟在面臨高昂的機會成本時,為了追求降低個人風險,會減少劣質電池的銷售,起到了一種遏制作用。
整個體系追求的是一種基于激勵基礎上的良性循環,廢電池從生產到回收處理都有強的激勵機制促進有效管理。同時,政府和廠商的合作能夠實現雙贏,廠商的利潤可以得到保證,而政府可以規避高額的管理成本實現廢電池的有效控制和回收,同時可以促進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回收率的增加為規模處理提供了可能,同時也吸引資本進入處理領域,推動廢電池資源回收技術或者最終處理技術的發展。這種發展又降低了電池的處置成本,使得正規電池的成本降低了,進一步縮短了和劣質電池的差價,進一步打壓了劣質電池的銷售空間。
參考文獻
1戴星翼.走向綠色的發展[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2戴星翼,等.上海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與無害化基本路徑研究課題報告,2001年10月
| 亚洲精品中文AV字幕乱码 | 中文字幕一级特大黄 | 亚洲刺激在线看 | 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 | 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