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消化系統(tǒng)是由三個必要因素組成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基質、微生物、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本實驗所采用餐廚垃圾富含碳水化合物,是產氫菌容易利用的基質[1];另一方面,文獻報道,產氫菌是無處不在的,土壤、污泥、陰溝底泥、豆角地土壤等都富含產氫微生物[2,3],將上述微生物源經過紫外光、加熱、酸堿處理或凍融處理后[4],就可以將不產生芽孢的細菌殺死,從而富集能夠形成芽孢自我保護的產氫菌,當接種物與餐廚垃圾混合后,在適合的環(huán)境條件下芽孢復蘇,分解有機物質產生氫氣。
但是,不同的微生物來源對氫氣的濃度和產量還是有影響的,在添加劑作為抑制耗氫菌生長,富集產氫菌的條件下[5],本實驗通過比較污泥、礦化污泥、礦化垃圾以及顆粒污泥等在添加劑作用下的產氫效果來篩選最佳的產氫微生物。
2實驗材料和儀器
2.1實驗材料
污泥取自生活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脫水后的泥餅,該廠污水采用好氧曝氣處理;礦化污泥是取自填埋場的填埋期為500天的化學沉淀污泥;礦化垃圾是從生活垃圾填埋場開挖的填埋期為8年的垃圾,經過篩選后的粒徑為5mm的渣土部分,其中大部分為無機質;顆粒污泥是取自酒精生產廢水厭氧處理過程中形成的顆粒污泥。各種接種物質的性質見表1。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