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展會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特別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會展行業發展也駛入了快車道。據統計,我國每年舉辦的展會數量僅次于美國,然而快速發展的背后卻是展會知識產權糾紛頻發,嚴重制約了我國會展行業蓬勃發展。目前,我國已出臺了近百項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因其區域性和時效性較為局限,多針對某區域或某展會項目出臺,不能從根本上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與一些展會業高度發達的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確立較晚、經驗缺乏,加之民眾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市場環境的弱化等原因導致諸如展會項目侵權、展會參展物品侵權、展會標識侵權等知識產權侵權現象時有發生。
二、我國展會知識產權問題剖析
1.參展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參展商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參展商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當下參展商多未對自己擁有的智力成果進行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保護,在參展過程中被競爭對手抄襲、模仿而造成損失;第二,部分參展商未充分關注行業動態,忽略現有技術,在研發或參展過程中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2.行業相關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不健全。我國出臺的多部法律法規就其效力而言多為小范圍、區域性的,只針對某區域或某展會出臺,難以做到統籌管控。因知識產權糾紛導致的會展活動停滯現象時有發生,與當下會展行業的飛速發展相比,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仍沒有做到動態性的調整,各行業的展會項目的知識產權糾紛仍層出不窮。
3.會展項目主辦方責任缺失。國際著名的展會主辦方在展會舉辦之前都會對參展商進行整體審核,對參展商的歷史賬單進行追溯式查究,并與參展商簽訂相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以此來規避展會舉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知識產權糾紛。由于我國會展業起步較晚且多見于發達城市,欠發達地區缺乏相關經驗,主辦方會前審核環節相對弱化,難以避免相關的知識產權糾紛。
4.缺乏權威性的行業協會。由于缺乏權威性的專業協會,現有的行業協會數量少且多為區域性的,難以上升到全國性,因此也僅僅是停留在組織會議、聯絡通訊等表面工作上,在整體性、權威性和專業性方面尚還欠缺,在承擔主體責任方面尚顯不足,在推動行業發展、建立健全市場機制、推動行業規范建立等方面稍顯乏力。
三、我國展會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1.完善會展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我國展會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法尚未確立。行業發展呼吁立法保護,法律保護的滯后性在會展知識產權保護領域體現的尤為明顯,進而造成監管漏洞,侵權現象頻發。德國會展監督部門的做法可資借鑒,通過出臺臨時禁令等法規,在展會項目侵權糾紛過程中簡化申訴判決流程,加大懲處力度,對參展商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以此減少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2.提升參展商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知識產權理念保護的進步必須基于展會活動各方自身知識產權保護理念的提升與塑造。參展商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僅僅體現在參展過程中,更要貫穿在研發、生產和企業發展經營活動的全鏈條,通過對員工進行知識產權培訓,普及相關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開展宣傳講座,舉辦知識產權競賽等活動,進而制定企業內部知識產權手冊和體系文件,定期開展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貫標認證工作,補齊發展短板。
3.建立完善的預警審核機制。知識產權保護重在預警,應在會前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加強監督管控,從源頭化解知識產權糾紛。主辦方應具備完善的知識產權侵權防范措施,會前審理參展商資質,簽訂相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建議設立知識產權監督委員會,在展會期間受理糾紛投訴,展會結束后督促相關機構對展會期間發生的知識產權糾紛及時調解,對查證屬實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予以通報。
4.設立高層次的會展行業協會。在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會展行業整體素質尚且不高,缺乏行業自律,設立高層次的會展行業協會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亟需在政府主導下來設立全國性的高層次會展行業協會,在推動立法、促進行業發展進步、建立健全市場機制、規范行業標準、會展經驗交流、行業健康發展評價等方面獻策獻力,進而推動會展企業持續成長,促進我國會展業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 鄧舒.國內會展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15):280-282.
[2] 于向陽.淺議會展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對策[J].法制博覽,2014(7):276.
[3] 劉寧波.維護會展知識產權 推動行業健康發展[N].青島日報,2013-06-20(14).
[4] 于向陽,王蕊.我國會展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探析[J].法治與社會,2014(3):22-25.
[5] 鄭小燕. 我國會展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0):93-94.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2020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 亚洲中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v欧美v日韩ⅴ国产v | 在线日韩亚洲电影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