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辦法》自今年5月1日起實施。該辦法對吉林省長春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對推動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在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長春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基本建立了“定時定點投放、垃圾不落地收運、就地就近處置、‘兩網融合’收集”等具有長春特色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城市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收集運輸處理可回收物,是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最具特點的成果。
垃圾分類治理城市頑疾
廢品收購站的管理曾是長期困擾長春市的難題,由于經營者重視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保護,這里一度成了城市臟亂差的典型,更是周邊居民投訴的焦點。如何化解矛盾、讓廢品回收既便民又環保,長春市一直在探索。
開展垃圾分類工作,讓長春市有了徹底解決這一難題的契機。2018年4月,長春市將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職能從商務部門劃轉到城市管理部門,實現了再生資源回收與生活垃圾管理職能的融合,并以加快推進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為目標,通過招標方式引進具有資質和實力的正規企業,推廣“定點、定時、定車”不落地再生資源回收新模式,借助互聯網+網絡回收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實行網上預約和電話預約,實現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機結合、無縫銜接。
目前,長春市已有21家企業使用427臺統一標識的封閉廂式回收車,最大限度地讓可回收物進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領域。
長春市還建立了一站式、全品類、綜合型分揀中心,對可回收物進行分揀處理,從根本上提高了再生資源回收率、利用率,實現了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兩網融合”。
“兩網融合”使長春市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形成了科學、完整的再利用體系,效果良好。2019年5月開始實施的《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可回收物回收網點布局規劃,編制可回收物目錄,合理布局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及流動回收點,實現生活垃圾分類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在規劃、建設、運營等方面的融合”。自此,長春市將“兩網融合”的實踐成果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了下來。
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長春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的職責,特別是對“規劃與建設”“回收和運輸”“中轉分揀和集散”“再生資源的利用”及“法律責任”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使“兩網融合”職責明確。
打造回收完整閉環
每天早7時到晚9時,在長春市寬城區文體街與紫豐路交叉處,總有一輛封閉廂式回收車在這里“值守”,它負責接收慶豐社區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
目前,寬城區本著“四邊”(垃圾中轉站邊、公廁邊、原廢品回收站邊、環衛工人休息站邊)原則,按照5000戶居民設置一個點位的標準,在全區10個街道、57個社區共設立了63個這樣的可回收物回收點。在回收車車門的內側,還醒目地印著“十不收”“八不準”和標志、車輛、服裝等“六統一”及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經營行為“三規范”的規定。同時,車旁還配有滅火器,這是對回收車提出的要求——要有標識、有滅火器,不擾民、不壓價、不落地堆放。
和寬城區一樣,長春市的其他行政區都設有可回收物回收點,且都明確了每個回收點的服務范圍和區域,并要求回收物不得露天存放、日收日清,要保證周圍環境干凈、整潔。
如果居民不方便到回收點投放,也可以預約上門回收。在長春市經開區,一位業主剛裝修完房子,屋里堆滿了廢舊物品,不方便到回收點投放。他便利用上門回收平臺軟件,在網上下了單。時間不長,回收人員就來到他的家中,直接將可回收物打包好后進行稱重,之后裝運到回收車上,整個流程干凈利索。業主也不用擔心缺斤少兩,因為電子秤的數據將直接入庫。
長春市在全市啟動互聯網+回收模式,通過“流動回收網絡平臺”以及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對售賣廢舊物品進行網上預約,并提供上門服務。通過線上下單,按照統一的市場價格對廢舊家電以及報紙、塑料瓶等可回收物進行回收,還可以兌換積分,累計可免費兌換生活日常用品。流動上門回收車輛全市統一車體顏色,統一印制標識和編號,并安裝了定位系統,運行軌跡可實時查看,回收人員手機與信息平臺對接,做到線上線下服務同步。
寬城區的分揀中心是數字化、綜合型一站式可回收物收集分揀中心,集收購、分揀、再利用于一體。運到這里的可回收物,通過智能秤,使稱重、記重、數據上傳一次性完成,并將時間、圖片、影像進行儲存,便于日后核查。強大的回傳、回收入庫功能,將數據實時回傳至平臺,最終實現回收環節的數字化,為垃圾分類提供數據支撐。
建設分揀中心,徹底消除了過去廢品經營場所規模小、環境差、設備落后和手工分揀帶來的二次污染。目前,寬城區分揀中心共有工作人員80余人,每日分揀廢品總量可達300噸,一站式分揀處置,省時、省力且效率高,真正實現了可回收物的日產日清。
在這里,可回收物經過精細分揀、拆解、剪切、破碎、打包、儲存等專業化和規模化初加工后,打包壓塊的各品類可回收物被放置在不同區域進行儲存,與下游利廢處置企業進行對接,作為再生原料售往下游利廢處置企業進行深加工處理。
長春市的“兩網融合”,使可回收物形成前端分類投放、中端收集分揀、末端加工利用的完整閉環。這一閉環完成了垃圾變廢為寶的轉換,實現了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
讓可回收物循環再利用
目前,長春市正在積極探索建立以“定點、定時、定車”源頭回收為基礎,以全品類、一站式綜合分揀中心為平臺,以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加工利用為目的的完整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創建無廢城市。
長春市通過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集中建設處理設施,將垃圾處理終端處理系統和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有機結合,徹底解決了可回收物的處置問題,讓可回收物實現循環再利用。
《長春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所具備的功能和規劃建設要求及在土地、稅收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長春市謀劃建設循環經濟產業開發區,內設固廢處置區、環保產業區等有特色園區,依托園區內垃圾焚燒廠項目,構建環保裝備制造、固廢垃圾處理、資源回收利用等產業集群。其中,固廢處置區是園區的核心產業區,建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理等項目;環保產業區包括家電拆解、大件垃圾拆解及工業固廢等的處置設施。此外,園區還配套建有環保科研基地、環保教育基地、再生資源回收交易中心等。目前,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已正式動工建設。
長春市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一攬子解決了該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固廢處理和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突出問題,實現了整個園區的物料、能源循環再生,污染源集中可控,資源統一管理。長春循環經濟產業開發區建設作為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將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雙重促進作用。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婷婷的五月天在线视频观看 | 日本野花视频在线看免费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