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處理;資源化再利用隨著我國城鎮化速度的不斷加快和人居環境的改善,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都在提高,隨之產生的綠化垃圾數量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將這些園林綠化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不僅可以變廢為寶,循環再利用,還可以極大減少污染源和垃圾填埋場的負擔。
1我國城市園林垃圾現行的處理情況
在春秋兩季,城市綠化垃圾的主要源頭是公園、景區、苗圃、花卉市場、道路兩側的綠化帶中樹、草、花的自然凋落或在養護過程中產生的植物殘體,包括樹枝、枝條、碎草、落葉、花敗、水草等廢棄物,其主要成分為可溶性糖類、纖維素、半纖維素和一些礦物質等。這些新增的大量垃圾占了總體垃圾比重的15%-30%,給城市的環衛及垃圾消納系統造成極大的壓力。
我國大部分城市中采用的是方法清理運輸或運輸至指定地點焚燒,而在正規的收集和處理顧及不到的地方,甚至出現隨意焚燒或填埋的現象,對空氣和地下水造成極大的污染危害。目前,上海市園林廢棄物循環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局限于粉碎而未進入深加工階段。
2國外城市園林垃圾的處理情況
美國、加拿大、比利時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在園林植物廢棄物收集利用方面已經有很好的積累。在美國,城市綠化已經走出了利用自然土壤的傳統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城鄉廢棄物如枯枝落葉、工廠下腳料、生活垃圾等來生產再生土、堆肥代替自然土壤用于城市綠化用土和土壤改良。
“堆肥處理”是目前發達國家用的較多的一種做法。它是利用微生物將城市園林垃圾中的有機廢棄物進行降解,使其轉化為有機質的生物化學處理技術。許多研究顯示,園林植物廢棄物再生利用要比填埋和焚燒更經濟、更環保。美國居民家庭也積極參與園林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將自家的樹枝、落葉收集后放入自家的發酵裝置堆肥,讓園林垃圾變廢為寶。
3借鑒國外技術的實例應用
如何科學無害化地對園林綠化垃圾進行處理并資源化再利用,減少環境污染,降低成本,已成為目前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趨勢。堆肥處理是目前利用園林垃圾變廢為寶的較好方法,也是近幾年本公司研究實施的一項重要課題。
3.1園林垃圾“堆肥處理”的原理
枯枝、落葉營養成分的含量相當高,據測定,枯枝敗葉、樹枝、殘花、碎草末含氮、磷、鉀及多種微量元素。采用微生物動態好氧堆肥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將城市綠化垃圾投入到預置有微生物菌種的處理池中,通過復合菌(發酵劑)的作用,實現快速分解,形成腐殖質,從而進一步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態,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調節土壤的酸堿度。
3.2“堆肥處理”的前期準備
(1)建造一條分解池道,寬度5米,物料深度2米,長度可幾十米或上百米,一條池道就能容納數百立方米的綠化垃圾;
(2)一臺大型的粉碎機,如落葉收集、粉碎、裝車多功能園林綠化專用粉碎機;
(3)一臺攪拌機,用于攪拌分解池中的“有機肥料”;
3.3“堆肥處理”的操作步驟
(1)修剪下來的枯枝、樹葉現場利用粉碎機進行二次粉碎,使其成為直徑1mm左右的顆粒,分包入袋運輸至分解廠地;
(2)把粉碎后的園林垃圾投入分解池中,澆適量的水,厚度約在50cm;
(3)然后按一定比例投入豆腐渣、泔水等,使其在分解池中與復合菌(發酵劑)種按比例均勻混合,每天攪拌1.5h以上;
(4)在復合菌(發酵劑)的分解作用下,10d-15d左右的發酵時間后,樹枝、落葉的結構被破壞,其中的養分如氮、磷、鉀和各種微量元素鈣、鎂、錳、銅、鋅等被釋放出來,同時剩余大量的木質纖維和菌體蛋白質變成黑色的腐殖質,有機肥成品形成;
(5)將黑色的有機肥晾干后裝袋,成為處理后的“綠色土壤基質”,即可使用。(見圖1)
3.4“堆肥處理”取得的成效
雖然前期投入的費用多,但是回報很可觀。我公司養護的范圍三林署范圍行道樹15683株,綠地面積604327m2,每年產生的綠化垃圾約800噸。以往作業中,每年需要花費80萬元在枯枝、落葉、雜草的機械清理運輸上,還要用約50萬購買土壤基質及肥料。自利用“堆肥處理”技術后,企業近2年有效地減少以上的60%費用。
經試驗,這種“綠色肥料”覆蓋在樹根土壤處,可以保持土壤濕度,降低土壤溫差,增強土壤養護,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試驗區域的綠化帶長勢良好,病蟲害明顯減少,大大降低了植保養護成本。
圖2中的三林城養護標段東明路(三林路-外環路)行道樹懸鈴木341株,綠地面積23246m2,采用“堆肥處理”后的各種數據對比:(見圖2)
目前我公司還在不斷地探索中,相信隨著技術的改進,以這些園林垃圾產生的綠地肥料代替化肥,不僅能省下購買化肥的大量資金,而且更能減輕環衛工人的工作難度,提升環境質量水平。
4園林垃圾資源化再利用的未來效益
4.1生態效益
生物的生態發育需要不斷從它的周圍環境中吸取所必須的物質,并且不停地影響著環境。而受生物影響的環境,特別是土地環境,又反過來作用于生物。所以,要使生物的生活環境經常滿足生物的生活要求,必須適時補充環境所失去的物質,維持整個系統的活力。園林垃圾循環利用后產生的土壤介質可以改善城市土壤存在的板結、有機質含量低、通氣性差、透水性不強的缺陷,提高城市土壤的理化性狀、促進植物生長、增加雨水滲透、減少地面積水,提高城市生態系統自我良性循環的能力。同時,土壤介質的應用可大大減少綠化建設中購買的土壤和肥料,對保護有限的土壤資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4.2經濟效益
隨著城市綠化的快速發展,園林垃圾的產生量也逐年增大,以上海為例,全市行道樹超過80萬株,每年僅行道樹修剪至少產生60000噸左右的樹枝,加上全市公園、綠地、居住區和單位綠地,每年產生大量的園林廢棄物,這不僅造成了環境的污染,也帶來了資源的浪費,養護單位還必須為運輸和焚燒投入大量資金。引用“堆肥處理”把枯枝敗葉、樹枝、殘花、碎草末等城市園林垃圾經過堆肥處理就可以生產出“財富”。
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使這些廢棄物轉化為可以利用的土壤介質,不但可以減少填埋場的面積,減少病原菌的繁殖場所,處理后的綠色肥料還可以加工制成各種專用的生物有機肥,比起一般的生物化肥,大大降低了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幅度,既解決了上海園林垃圾的處置問題,又降低了城市市容環境的養護成本。
5政府推進管理型環保模式
目前我國園林垃圾循環利用管理方法嚴重滯后,主要是我國相關法律和政策還不夠完善,資金設備投入不足,還未完全形成園林垃圾循環利用的管理體系,因此,推進管理型環保模式勢在必行。
5.1政策方面
可以根據不同城市的情況,頒布一些對園林垃圾資源化再利用政策。在法律法規上制定推行城市園林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相關法律文件,并輔以相應的優惠政策保障。同時,對進行園林垃圾再利用的堆肥廠或一些利用園林垃圾再生綠色產品的企業提供一定的補助以資鼓勵。
5.2教育方面
舉行一些大型的綠色垃圾再利用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廣大群眾對管理型環保的積極性,主動把環保從身邊點滴做起。同時,宣揚綠色產品的用途,鼓勵群眾建立良好的環保管理社區示范點。
5.3科研方面
鼓勵科研單位對資源化再利用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與技術,提高我國的自主研發水平,以此為我國園林垃圾資源化再利用奠定基礎。
6小結
園林垃圾資源化再利用是中國環保未來發展的大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時也說過: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是朝陽企業。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把垃圾資源化,化腐朽為神奇,是一門藝術,我們要再接再厲。這句話說出了園林垃圾資源化的真諦。借鑒國外的做法,經過歸納分析,實踐操作,“堆肥處理”適用于我國,我們還要繼續不斷研究,不斷努力,最終走出一條更生態、更環保、更高的經濟效益的道路。(作者單位:上海浦林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 日韩中文字幕v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人成一区 | 九色九热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日本乱滛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