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延長KMnO4在地下水原位修復中的作用時間,通過改變KMnO4與石蠟的分散方式以及KMnO4與石蠟的質量比(P/W),對KMnO4緩釋劑的制備過程進行了優化。采用超聲與攪拌聯用(攪拌速度150r/min)的分散方式更有利于KMnO4的均勻分布,隨著P/W的升高,KMnO4負載量逐漸增大而絕對回收率逐漸減小。靜態實驗分別研究了緩釋劑在8℃、不同pH與DO濃度下的釋放性能。結果表明,在8℃環境下,緩釋劑仍具有釋放性能;緩釋劑受pH影響較大而受DO濃度影響較小。利用緩釋劑降解垃圾滲濾液中的COD以及對沉淀物進行定量分析。結果表明,緩釋劑對COD去除率可高達57.1%,而沉淀量最少僅為投加純KMnO4的8.5%。 由于KMnO4氧化能力強[1]、成本低[2]、適用pH范圍廣[3,4],以及二次污染風險小[5]而在地下水原位化學氧化修復技術中受到重視[6]。在大多數應用中,KMnO4是以水溶液的形式導入地下受污染區進而氧化污染物[7-9]。但KMnO4注入地下后迅速與污染物反應,不宜長期發揮作用,且過量投加會有毒性及二次污染風險,投量不足又導致污染物去除效率低[9]。同時,過量的MnO2沉淀與生成的CO2氣體易使土壤板結,降低土壤的滲透性[10-12]。
為延長KMnO4作用時間,研究者采用硬脂酸[13,14]、樹脂[15,16]或石蠟[17]作為殼體或者包覆材料制備KMnO4緩釋劑,釋放期可達數年之久,且將緩釋劑作為填充材料設計滲透反應墻(PRB),對模擬受TCE污染地下水有較好的修復效果[14-16]。其中石蠟作為載體有著成本方面的優勢。然而,配制的TCE溶液污染物單一,與實際受污染地下水水質差異較大。
垃圾滲濾液因其水質復雜[18],可生化性隨時間延長迅速變差[19]等特點,成為了目前環境治理的焦點。研究者采用厭氧滲濾液回灌、混凝、高級氧化以及膜分離等技術原位處理垃圾滲濾液,但分別存在氨氮積累較嚴重[20]、沉淀量大[21]、費用高[22]以及膜污染[23]的問題。崔海煒等[24]采用粉煤灰等不同填充材料設計了7中可滲透反應墻(PRB),對垃圾滲濾液COD的去除率高達93%以上。
以上研究為采用KMnO4緩釋劑作為PRB的填充材料處理垃圾滲濾液提供了基礎。但地下水溫度一般在8℃左右,上述研究均在室溫下進行。因此,本研究以石蠟為包覆材料,對KMnO4緩釋劑的制備過程進行優化,并探討低溫環境緩釋劑在不同pH、DO等條件下的釋放性能以及對垃圾滲濾液COD降解效能。
| 色综合伊人丁香五月婷婷综合缴情 |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四区 |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亚洲国产3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