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是目前我國垃圾處理的一種重要方法,垃圾填埋場對周邊生態環境的污染比較嚴重,通過生態恢復及景觀設計逐漸恢復其生態價值和利用價值,對區域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本文通過對哈爾濱市某垃圾填埋場環境污染的調查分析,指出目前該垃圾填埋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基于可持續景觀的基本理念,提出將其培育成一個具有再生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景觀系統的措施和建議,以期為同類項目的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產生的垃圾量不斷增加,對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居民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我國600多座主要城市每年產生垃圾1.6億噸,人均垃圾年產量440公斤,且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這些城市已堆放或填埋各類垃圾80億噸,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5億平方米,有2/3城市被垃圾群包圍。許多已到庫容的垃圾填埋場,對其進行可持續景觀的設計,不但能降低污染,實現可持續利用土地資源,還能為城市居民提供全新優美的景觀和游憩空間。
1項目背景
該垃圾填埋場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朝陽鄉,占地面積45.05萬平方米,其中填埋區占地39.81萬平方米。用地主要由廢棄地和基本農田組成。填埋場于2006年投入使用,計劃使用期限17年,垃圾總容量約870萬立方米。采用衛生填埋的方式,日處理垃圾能力1200噸。哈爾濱市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風強于夏季風,盛行風向交替變更。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短暫炎熱,秋季早霜多雨,冬季漫長寒冷。
該填埋場是哈爾濱市第二座大型無害化垃圾填埋場,采用復合防滲、調節池全封閉等技術。填埋區底部設有防滲設施、滲濾液收集系統、沼氣導排系統等。在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后,雖然按照國家衛生填埋運行規范采取分單元作業,做到日覆蓋并及時進行消殺,但由于垃圾堆體裸露部分大,且垃圾場滲濾液處理能力不足,導致垃圾滲濾液與天然降水混合存放產生異味。此外,在垃圾運輸、填埋等環節也不可避免產生一定的氣味。
目前此垃圾填埋場處于正在建設的哈爾濱航空及汽車產業城的上風口,對產業城的發展和平房區的居民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對其進行封場以及可持續景觀設計,使其生態環境得以恢復就顯得尤為重要。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五月天AV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亚洲热综合 |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