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中心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微信小程序
技術首頁 法規政策 技術專利 維修保養 設備設施 生活垃圾 特種垃圾

重慶市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分析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摘要]1.1建筑垃圾基本概念1.1.1建筑垃圾定義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或個人在新建、改建、擴建、鋪設或拆除、修繕、裝修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1.1.2按產生源分類建筑垃圾可分為工程渣土、裝修垃圾、拆遷垃圾、工程泥漿等;按組成成分分類,建筑垃圾中可分為渣土、混凝土塊、碎石塊、磚瓦碎塊、廢砂漿、泥漿、瀝青塊、廢塑料、廢金屬、廢竹木等。建筑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專家測算,其產量已占城市垃圾總量的40%以上。1.1.3建筑垃圾的組成建筑垃圾大多為固體廢棄物,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筑物維修、拆除過程中產生的。不同結構類型的建筑所產生的垃圾各種成分的含量雖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金屬、竹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包裝材料和其它廢棄物等組成。舊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組成與建筑物的種類有關:廢棄的舊民居建筑中,磚塊、瓦礫約占80%,其余為木料、碎玻璃、石灰、粘土渣等;廢棄的舊工業、樓宇建筑

1.1建筑垃圾基本概念
1.1.1建筑垃圾定義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或個人在新建、改建、擴建、鋪設或拆除、修繕、裝修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
1.1.2按產生源分類
建筑垃圾可分為工程渣土、裝修垃圾、拆遷垃圾、工程泥漿等;按組成成分分類,建筑垃圾中可分為渣土、混凝土塊、碎石塊、磚瓦碎塊、廢砂漿、泥漿、瀝青塊、廢塑料、廢金屬、廢竹木等。建筑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專家測算,其產量已占城市垃圾總量的40%以上。
1.1.3建筑垃圾的組成
建筑垃圾大多為固體廢棄物,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筑物維修、拆除過程中產生的。不同結構類型的建筑所產生的垃圾各種成分的含量雖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金屬、竹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包裝材料和其它廢棄物等組成。舊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組成與建筑物的種類有關:廢棄的舊民居建筑中,磚塊、瓦礫約占80%,其余為木料、碎玻璃、石灰、粘土渣等;廢棄的舊工業、樓宇建筑中,混凝土塊約占50%~60%,其余為金屬、磚塊、砌塊、塑料制品等。對不同結構形式的建筑工地,垃圾組成比例略有不同,而垃圾數量因施工管理情況不同在各工地差異很大。
1.2建筑垃圾危害
1.2.1破壞大氣環境,影響空氣質量。
建筑垃圾在清運過程中絕大部分未采用密閉車廂,甚至一些車輛還輪胎帶泥運行,沿途造成砂石遺撒、泥漿四溢和粉塵、灰砂飛揚,嚴重污染城市環境衛生。同時建筑垃圾在隨意堆放過程中,在溫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機物質發生分解,產生有害氣體,特別是含有房屋拆遷及房屋裝修類建筑垃圾會揮發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甲苯二異氰酸樹脂等有害物質,與垃圾中的細菌、粉塵混合隨風飄散,對空氣造成污染。
1.2.2非法大量占用土地,嚴重破壞土壤質量。
隨著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點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場的面積也在逐漸擴大,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土地的浪費。大多數建筑垃圾堆放場以露天堆放為主,經長期的日曬雨淋后,垃圾中的有害物質(包括城市建筑垃圾中的油漆、涂料和瀝青等釋放出的多環芳烴構化物)通過垃圾滲濾液滲入土壤中,造成周圍土壤的污染,從而降低了土壤質量。
1.2.3污染地表及地下水,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建筑垃圾在無規范的堆放和填埋過程中,由于發酵和雨水的淋溶、沖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滲透出的污水,會造成周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
1.2.4惡化城市環境衛生,破壞城市形象。
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間大,堆放雜亂無章,與城市整體形象極不協調。城市空間有限,城市綠地及邊緣地方往往成為城市建筑垃圾的臨時集散地,是市容的直接和間接破壞者。同時工程建設過程中未能及時轉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為城市的衛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進行適當的處理,一旦遇雨天,臟水污物四溢,惡臭難聞,往往成為細菌的滋生地,破壞城市形象。
1.2.5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造成災害。
大多數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選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隨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隱患。施工場地附近成為建筑垃圾的臨時堆放場所,由于只圖施工方便和缺乏應有的防范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建筑垃圾堆容易出現崩塌,至使道路阻斷,造成交通癱瘓。部分沿江城市還將大量的建筑垃圾亂傾倒至江邊堆懸半坡,一旦雨季來臨,勢必沖入河中,阻礙河道,導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
2.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現狀
根據目前國內社會、環境、經濟的發展情況,人民群眾對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意識有所提升,對建筑垃圾的規范化處置及綜合利用迫在眉睫,不少地區在參考了國外對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模式后做出了相關嘗試。
北京市已經建起了一條建筑垃圾處理生產線,年處理建筑垃圾能力達100萬噸。另外,北京建筑工程學院還用建筑垃圾的粗細骨料建成了一棟1200平方米的再生混凝土結構實驗樓,已交付使用一年。
深圳市對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也走在國內前列,塘郎山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于2007年即開始建設,2008年投產,總投資1.3億元,每年可處理建筑廢棄物100萬噸,生產標磚70萬立方米,產品已在深圳地鐵、媽灣港、大運城邦等工程中均有利用實例。另外,青島、河北、哈爾濱等省市的建筑垃圾綜合處置項目,也都順利開展,創造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典范,為其他城市的建筑垃圾處置指明了出路。
3.重慶市建筑垃圾管理及處置現狀
據調查,重慶市主城區絕大多數建筑垃圾都被隨意傾倒,目前合法的處理方式也采用粗放的填埋方式,無資源回收系統,設施設備普遍不完善、管理滯后,存在嚴重的安全和環境污染隱患。目前,重慶市建筑垃圾管理、處置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3.1建筑垃圾消納場缺乏統一規劃。
重慶主城十區現有建筑垃圾傾倒場30多處,其中15座為簡易消納場,其余都屬于非法場所。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規范管理,建筑垃圾亂傾亂倒現象十分嚴重,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和周邊生態環境,也極大阻礙了城市建設進程的推進和城市規劃的實施。目前重慶市政府正準備逐步取締這些建筑垃圾非法堆放場所。
3.2建筑垃圾消納場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
大多數消納場所沒有經過正規設計,項目建設基本程序不完善,存在垮塌、洪澇等嚴重安全隱患,隨時威脅著周邊人民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3.3建筑垃圾處置沒有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
消納場無防滲措施,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油漆桶、聚苯板、聚脂板、廢油漆涂料和保溫材料,經過長期日曬雨淋,會分解、釋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周邊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嚴重污染。消納場沒有配套攤鋪、碾壓、除塵降噪、車輛清洗、照明等設備,導致處置場內塵土飛揚,傾倒作業缺少安全保障,車輛帶泥上路行駛,嚴重污染環境,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3.4建筑垃圾沒有得到“資源化”利用。
重慶市建筑垃圾大多采用自然堆放,資源化利用率幾乎為零。一方面,大量可再生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占用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致使土地資源浪費極大。目前,國內一些城市對建筑垃圾提出了資源化目標,如北京市在“十一五”規劃中要求建筑垃圾的資源化率達到60%,深圳市要求在“十一五”期間,建筑垃圾資源化率達到50%~60%。
3.5消納場所運營管理水平低。
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建設,主城區建筑垃圾消納場大都是由個體經營者和附近農民負責管理。這些消納場既無專業化技術人才,也沒有專業管理人員,管理水平簡單、粗放,經常由于利益沖突,引發矛盾與糾紛,嚴重妨礙了建筑垃圾的處置,影響社會和諧。
4.對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必要性
隨著重慶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宜居重慶”建設的積極開展,建筑垃圾產量逐年遞增。而當前我市建筑垃圾存在無規劃、無標準、建設不規范、管理水平低、資源化利用率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僅嚴重污染了環境,造成了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更是與當前倡導的綠色建筑理論相悖,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目標相悖。為相應國家可再生資源利用政策,實現節能減排,建設低碳城市,發展低碳經濟,重慶市應積極開展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項目。
5.重慶市建筑垃圾綜合利用
重慶市政府高度關注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工作。響應“五個重慶”的建設,在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和方案比對之后,委托重慶市環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場示范工程”項目的建設工作,以從根本上解決建筑垃圾對社會、環境的危害,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化利用。
5.1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場規劃。
目前,重慶市市政府已審議通過了《建筑垃圾消納場的布點規劃》。將在重慶市設置建筑垃圾消納場21個,包括大渡口、巴南、南岸、沙坪壩、江北、渝北、北碚7個綜合處理場及14個余泥填埋場,并先行啟動建設江北、南岸2個綜合處理場。到2020年,將建成科學合理的建筑垃圾消納處理體系,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形成集建筑垃圾管理、處理、利用為一體的綜合利用環保產業。
5.2建筑垃圾工藝選擇與綜合處理方法。
5.2.1建筑垃圾工藝選擇
目前國內外對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包括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空心磚、建筑垃圾透水磚、植草磚、路面磚、再生瀝青面料、路緣石、擋墻等。通過調研,國內的建筑垃圾場資源化利用產品大多選擇再生混凝土骨料、再生混凝土空心磚及再生混凝土路面磚。上述技術比較成熟,技術核心比較容易掌握,且市場定位明確,需求量大,推廣比較容易。經過反復論證、比選,最終確定重慶市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場產品以再生骨料、再生路面磚及再生空心磚為主。
5.2.2綜合處理方法
一種建筑垃圾綜合處理方法,首先將拆除建筑物、房屋裝修和改造道路中產生的建筑垃圾用車運到處理場所,然后,用人工的辦法將建筑垃圾中的可直接再生利用的物質,如金屬材料、木質類材料和塑料類材料分選歸類,直接供給相應的公司進行處理。對建筑垃圾中的大塊廢混凝土、廢磚、大理石等物質,利用大型破錘或破碎機破碎至粉碎機所能粉碎的尺寸,一般為小于100毫米,然后用石料粉碎機進行粉碎至建筑所需的石子、砂子,再將上述混合物用多層分級篩分級成合符建筑標準的粗石子、細石子、粗砂子、細砂子,以及泥砂等再生材料。生產用水采用活性炭反滲透凈化生活污水并循環使用,既可節約用水又可防止污水的再次排放污染環境。如果嫌麻煩的話,可以自己把他拉到建筑垃圾處理場,不過一般的城市可能沒這種設施啊。再生技術可使建筑垃圾零浪費。我國目前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基礎,無論是實驗室的研究還是市場應用都有了一定成果。
建筑垃圾中的部分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根據現有技術,可利用途徑有:①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粉碎后、分選成粗細骨料,替代天然骨料來配制混凝土、道路基層材料,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漿、抹灰砂漿、打混凝土墊層等,還可以用于制作砌塊、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制品。②鋼門窗、廢鋼筋、廢鐵絲、鐵釘、鑄鐵管、黑白鐵皮、廢電線和各種廢鋼配件等金屬等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后,后送有色金屬冶煉廠或鋼鐵廠回煉,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③廢磚瓦經清理可以重新使用。廢瓷磚、陶瓷潔具經破碎分選、配料壓制成型生產透水地磚或燒結地磚。④廢玻璃篩分后送微晶玻璃廠或玻璃廠做原料生產玻璃或生產微晶玻璃。⑤木屋架、木門窗可重復利用或經加工再利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纖維板,廢竹木材則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因此,我們在建筑垃圾的處理上,必須堅持綜合利用。
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曾在市中心的“華亭”和“霍蘭”兩項工程的7幢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將結構施工階段產生的建筑垃圾,經分揀、剔除并把有用的廢渣碎塊粉碎后,與標準砂按1∶1的比例拌合作為細骨料,用于抹灰砂漿和砌筑砂漿,砂漿強度極高。此項試驗共計回收利用建筑廢渣480噸,與此同時,還節約了大量的砂子材料費和垃圾清運費。北京城建(集團)一公司先后在9萬平方米不同結構類型的多層和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回收利用各種建筑廢渣840余噸,用于砌筑砂漿、細石混凝土樓地面和混凝土墊層,使用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節約了大量資金。通過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這兩家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現場只需配置1臺或數臺粉碎機,即可將建筑垃圾中的廢渣就地處理、就地使用,大大減輕了外運負擔,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閻培渝教授認為,這樣“通過綜合利用建筑垃圾技術,可使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達100%”。
所以,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推進、協調發展,是今后的發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牽涉到社會、經濟、環境等多項問題,是個系統工程。因此,需要全社會的快速、廣泛、積極地參與進來。
5.3出臺建筑垃圾管理辦法。
為科學管理,合理利用建筑垃圾,重慶市擬出臺《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對建筑垃圾的產生、收集、運輸、處置及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規范。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編制《管理辦法》初稿。
5.4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展望。
重慶市計劃于2010年開始建設江北、南岸兩場,分別位于主城一北一南,覆蓋了兩江四岸,可以為主城區舊城拆遷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提供消納處置能力,同時還能兼顧到兩江新區開發產生的建筑垃圾,可大大緩解主城區城市發展建設帶來的環境負擔。
6.保障措施
6.1組織措施。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重慶市政府對建筑垃圾處置工作非常重視,要求市級相關部門共同成立領導小組,對項目建設和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和執法。確保重慶市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場項目順利實施。
6.2管理措施。
強化監督,部門配合。通過即將出臺的《建筑垃圾管理辦法》明確市級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責,提出管理措施。其中市市政委作為市政行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建筑垃圾處理的行業管理、監督和執法,市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門和單位按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城市建筑垃圾的處置管理工作,建委負責做好資源化利用產品的管理和推廣工作。
6.3資金保障措施。
嚴格管理,專款專用。重慶市政府將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場工程的建設和運營。項目資金按照專款專用原則,實行專帳管理。

結尾
重慶市建筑垃圾的資綜合利用工作得到市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項目的實施,將為重慶建筑垃圾消納處理帶來一條新路,改變重慶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為零的窘況,緩解城市建設發展對環境帶來的壓力,符合城市發展需求。建筑垃圾的資源化處理,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結合重慶實際情況,在產品質量上嚴格把關,同時在制度上不斷完善,注重源頭分選及產品銷售等環節的難點問題,最終達到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百度文庫,關于建筑垃圾的定義,分類及組成
[2]重慶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重慶統計年鑒(200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3]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黃暉.重慶市主城區建筑垃圾消納場布點規劃(2010) 
[4]周文娟,陳家瓏,路宏波.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現狀及對策.建筑技術2009(8)(2009年40卷8期
[5]薛菊.建筑垃圾利用的現狀研究.中國建材科技2007(4)(2007年4期
[6]唐蓉,李如燕.建筑垃圾的危害及資源化.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7.25(11)(2007年25卷11期
[7]劉超,徐小朝,張莉.對于建筑垃圾處理現狀的思考及建議.科技信息2007(32)(2007年32期
[8]郝先成,李廷芥,詹小玲.東莞市建筑垃圾綜合處理.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7(9)(2007年25卷9期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岛国精品 | 在线免費看的H人成动漫 |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激情国产激情在线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