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快速增長,我國會展產業發展迅速,會展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會展經濟”也被許多大城市列入重點發展產業,并日益向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和品牌化方向邁進。到2006年末,我國共擁有2000m2以上的各類會展中心和展覽場館170家,可用于展覽的總面積達536.58萬m2,展覽總面積已居世界前列[1]。
伴隨我國會展產業的迅速發展,相關的軟硬件配套設施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與此同時,公共廁所作為展會最基本的配套設施,在很多展會中卻存在配置數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男女廁位比例失衡等問題,制約我國會展產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對城市公共廁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公廁規劃、建筑形態、日常管理等方面[2-11],而針對特定場所廁位數需求的報道較少。此外,CJJ14—2005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也僅僅提出不同公共場所每一衛生器具的服務人數不同,而未指明具體服務人數。大型展會與其它公共場所,在人流分布、聚集程度、停留時間、人群特征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因此,無法簡單參照標準中的指標進行設置。針對目前有關大型展會公共廁所廁位數設置標準的缺失和研究的不足,通過對大型展會實地調研,嘗試探討大型展會公共廁所廁位數設置的計算方法以及相關參數的確定,旨在進一步填補我國公共廁所廁位數設置的相關計算方法的空白,為大型展會,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公共廁所的設置提供參考。
1廁位數需求計算
1.1相關因素分析
展會的公共廁所廁位數需求主要由2方面因素決定:展會自身的特性和參觀展會觀眾的用廁特性。
1.1.1展會自身特性
展會自身特性決定了觀眾數量和男女比例,直接影響展會對男、女廁位數的需求。性質不同的展會,觀眾人數和男女比例的差別很大。如一個地方性規模較小的化妝品展會,觀眾人數不會很多,且以女性為主;又如世界博覽會,作為世界范圍內的大型展會每天將吸引數以十萬計的觀眾,男、女比例基本為1∶1。
總體來看,展會規模越大、水平越高、影響力越大,則觀眾人數越多,相應廁位數需求越大。展品的種類是決定男、女比例的最主要因素。
1.1.2觀眾用廁特性
觀眾用廁特性主要指個體觀眾在參觀展會時每小時的用廁需求,由人均每小時用廁次數和單次用廁時間表征,它們是廁位數需求計算過程中的重要參數,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它們表征在參觀展會的特定環境下的用廁需求。由于在飲食、活動(行走、坐、立)等方面有別于其它環境,因此,用廁需求也與其它環境不同。如一般人習慣使用家里的廁所大解,則在家里平均每小時大便次數會大于在參觀環境下的次數;又如在辦公室人們飲水較多但出汗較少,那么平均小便次數則較高。
2)男、女在生理上的差異,使男性和女性每小時用廁次數、單次用廁時間都不盡相同,而男性平均每小時的小便次數和大便次數,單次小便時間和單次大便時間也需要分別討論。
3)對于不同性質的展會(餐飲類展會除外),由于參展者在飲食、行動等方面的行為相似,人均每小時用廁次數和單次用廁時間,在不同展會之間可近似視作一個通用參數。
4)除了男女用廁的差異,對于特殊人群(如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如廁時往往需要別人照顧,使用時間會更長。由于這類人群在展館內使用人次很少,因此我們在參數確定時不單獨考慮其影響,但展館在廁所設置時應在每個區域設置一定數量的無障礙廁間以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
1.2計算方法
由以上分析可知,廁位數需求應與在場人數、人均每小時用廁次數、單次用廁時間成正比。在考慮廁位數配備時,應考慮極端需求情況下的數量,以滿足高峰用廁需求。理論上,高峰用廁需求會集中在某一時刻,但在實際統計過程中很難得到某一時刻的在場人數,因此,在統計計算中多用時間段的概念。我們將展會開放時間以小時為單位劃分為若干計時段,考慮用廁高峰時段的需求。
用廁高峰時段包含2個“高峰”含義:一是同時在場人數達到高峰,即在進場人數大于離場人數的情況下,場內人數增加到最多,出現用廁高峰;另一個是個體用廁需求高峰,觀眾在參觀全過程中每小時的用廁次數并不均勻,一般在飲食后0.5~1.5h容易產生用廁需求,因此在該時段內就會出現用廁需求高峰。
將以上2個高峰同時出現的極端時段作為總的高峰時段(某一小時)考慮,得出廁位數需求的計算方法:
Ni=αβQiMi/Pi。(2)
其中:N為廁位總數(個);Ni為各類廁位數(個),包括男小便位、男大便位和女用廁位;Qi為每日男、女觀眾人數(人);Mi為每人每小時的用廁次數(次/(h?人));Pi為每個廁位每小時服務人次(人次/(h?個));α為同時在場人數高峰系數,即在場人數高峰時段的人數/觀眾總人數;β為個體用廁需求高峰系數。
公式(2)中,Qi、α、β與展會特性有關,一般可根據本展會歷屆或類似展會的統計數據,結合本次展會的實際情況推測得出;Mi、Pi作為不同展會間共性的參數,目前相關報道十分有限。為獲得這2個重要數據,本研究針對某大型展會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
2參數調查
2.1調查方案
2.1.1展會簡介
所選展會為某國際知名大型車展,展覽面積達到14萬m2。展館內設有廁所53座,廁位533個,其中,男廁所27座,大、小便廁位均為145個;女廁所26座,廁位數243個。大便器具均為坐便器。根據該展會上一屆的統計數據,單日最高參觀人數超過10萬人。
2.1.2調查內容及思路
本調查主要目的為獲得人均每小時用廁次數(Mi)和每廁位每小時服務人次(Pi)。
Mi的計算,見公式(3)。通過實地調查得出觀眾數量(Qi)、在展會內的停留時間(Ti)、用廁總次數(Gi)。Qi分別按男、女統計,Mi按男大便、男小便和女性統計。
Mi=Gi/(TiQi)。(3)
Pi的計算,見公式(4)。通過調查得到平均單次用廁時間(ti),按男大便、男小便和女性用廁分別進行統計。
Pi=3600/ti。(4)
2.1.3調查方式
本研究通過問卷和實地計數2種方式相結合,獲取數據。下面是對每個參數對應的具體調查方式的說明。
1)Qi:進場觀眾人數由會展公司提供。統計時間為9:00~18:00。男、女觀眾比例由調查人員在出口通過抽樣方式統計。
2)Ti:通過對離場觀眾的問卷調查獲取。
3)Gi:在廁所門口設置專人分別對男女用廁人數進行計數,其中男性用廁人數分別按大、小便人數統計;統計時間段為9:00~18:00。
4)ti:在廁所門口設置專人分別對男女用廁時間計時,其中男性工作人員在廁所洗手池旁計時,以區分大、小便。
2.2調查結果
調研當天人流量較大,出現了排隊等待用廁現象,女廁所排隊現象較為嚴重。此外,人流量集中,且設有明顯導向標志的公共廁所使用較為緊張。
2.2.1觀眾人數及男女比例
根據會展公司提供的數據,9:00~18:00進場總人數約為9萬人,同時在場人數高峰系數為0.67。根據抽樣統計12539名離場觀眾的結果顯示:男性為8365名、女性為4174名,男女比例約為2∶1。因此,9:00~18:00男、女觀眾分別為6萬名和3萬名。
2.2.2停留時間
通過對400名離場觀眾(男女各200名)進行問卷調查,得到男性觀眾在會場內的平均停留時間為3.8h,女性為3h。
2.2.3用廁總人次
9:00~18:00會場內用廁總人次分別為:男大便4960人次,男小便63916人次,女性41400人次。用廁高峰系數(單位小時最高用廁次數/平均每小時用廁次數)約為1.26。不同時段內用廁人次分布見圖1。
2.2.4單次用廁時間
通過分別對男性200人次(大便50人次、小便150人次)和女性150人次的用廁時間進行計時,調查結果:男性平均大便單次用308s,平均小便單次用48s;女性平均單次用123s。
2.2.5人均每小時用廁次數和每廁位每小時服務人次的計算
根據公式(3)和公式(4)計算參數Mi和Pi,結果見表1。
表1參數調查與計算結果
2.3討論
1)正常情況下成人大多每天1次或2次大便,每天的時間差不多,且多數人習慣在家完成。
那么在展會的環境下,0.022次/(h?人)的大便用廁頻率相對合理。
2)同時在場人數高峰系數隨展會性質變化而變化,人均停留時間越長,觀眾入場時間越集中,則該系數越大。根據本次調研展會的結果,可認為觀眾平均停留時間3~4h,觀眾入場相對集中的展會,同時在場人數高峰系數為0.6~0.7。
3)高峰系數1.26,是指總的高峰系數。個體用廁需求高峰作為總高峰系數的一部分影響因子,其值應為1.00~1.26。
3計算方法應用實例
利用公式(2)對所調研展會的廁位需求數進行測算。
展會觀眾人數9萬人,其中男性6萬人,女性3萬人;α為0.67;β為1.13(取1.00~1.26中值);Mi和Pi取值見表1。
由此計算得到此次展會的廁位數需求為627個,其中男性大便、男性小便和女性廁位需求分別為85、170和372個。而展館的廁位實際設置情況為總廁位數533個,男性大便、男性小便和女性廁位分別為145、145和243個。可以看出,展會所設置的廁位數無法滿足此次展會觀眾人數達9萬人時所需求的廁位數,特別是女性廁位嚴重不足,因此,造成女廁所排長隊的現象。
4結論
1)在展會環境下,人均每小時的用廁次數為:男性大便0.022次,男性小便0.28次;女性用廁0.46次。
2)單個坐便器廁位每小時最多可服務人次分別為:男性小便廁位為75人次;男性大便廁位為13人次;女性廁位為29人次。
3)對于男、女觀眾人數相等,同時在場系數和個體用廁需求高峰系數相等,男、女廁位數需求比例為1.0∶2.6,男性大便廁位與男性小便廁位比例約為1∶2。
4)觀眾平均停留時間3~4h,觀眾入場相對集中的展會,同時在場人數高峰系數為0.6~0.7。
5建議
1)本次所調研展館的廁位除男立位外均為坐便器,未設置蹲便器,但對于蹲便器廁位,人均用廁時間會有所縮短,對應的每廁位每小時服務人次會相應增加。因此,對于使用蹲便器廁位的展館在計算廁位數時應考慮這些不同因素,并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
2)由于展館每次展會的規模不盡相同,展館在設置固定廁所時,為避免造成設施的長時間閑置,不必按最大規模展會人流量的需求量進行設置。在舉辦超規模展會時,展館在進行廁位數需求預測后,可通過設置活動廁所來滿足激增的觀眾用廁需求。
3)在合理預測廁所廁位數需求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優化廁位布局方案。結合展館不同區域功能特征及人流分布特征,從廁位功能布局和空間布局角度出發,合理分布各區域廁所及廁位數,使廁位布局滿足用廁需求。
4)展館的廁所設置應遵循以人為本原則,注重人文關懷,不僅考慮男女用廁需求的差異,還應充分考慮殘疾人和老人、婦女、兒童的需求,加強無障礙通道和無障礙設施的配置,以方便特殊人群的使用。
5)設置清晰的導廁標識。很多展館的廁位數量能夠滿足觀眾需求,但是,由于廁所位置較為偏僻,又缺乏指引牌,使觀眾找不到廁所,造成某些廁所使用頻率極低,而另一些廁所排隊如廁現象嚴重。這種情況可通過設置導廁牌予以解決。
參考文獻
[1]中國投資咨詢網.2007—2008年中國會展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M/OL].[2007-10-17].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296huizhan001.htm.
[2]胥傳陽,顧承華.公廁管理概論[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
[3]胥傳陽,李子韋,柴曉利.公廁設計通論[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
[4]堯文元,江斯,潘志坤,等.公廁規劃的理論和方法探討:以廣州市公廁規劃為例[J].環境衛生工程,2006,14(1):17-24.
[5]林旭光.城市公共廁所發展趨勢的探討[J].環境衛生工程,1995,3(4):39-40.
[6]李愛萍.城市公廁通風技術研究[J].環境衛生工程,1997,5(2):23-26.
[7]屈桂玲,朱秉誠.關于城市公廁規劃與設計問題的探討[J].環境衛生工程,1999,7(1):15-16.
[8]金磊.試論公廁的現代設計方法及趨勢[J].規劃師,2000,16(4):40-45.
[9]王伯城.城市公共廁所建筑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10]鄒茜,廖利,吳麗,等.深圳市公廁規劃建設研究[J].城市管理與科技,2006,8(6):263-266.
[11]雷劍平.城市公廁的規劃設計與建設發展[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6(4):64-65.
| 日本中文字幕永久免费 |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六月丁香 | 亚洲乱码AⅤ日本电影 | 最新国产极品高清在线看 | 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