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歷史 清空記錄
分享到
江蘇南京浦口區打造貼近千家萬戶的垃圾分類“浦口模式”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浦口區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分揀中心

  浦口區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大埝社區環保小屋

  首創“400”回收預約熱線,垃圾換積分能抵物業費還能用來旅游,村民自治+黨員分包讓農村居民主動參與率達96.3%……在一年多的探索實踐中,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將生活垃圾分類做得有聲有色,迎來全國各地的參觀考察者。生活垃圾分類“浦口模式”成效顯著,得到業界廣泛贊譽和認可。

  城市小區:三個創新+分類施策 助推居民主動分類

  南京市浦口區城管局堅持“貼近千家萬戶,站在人民群眾身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理念,通過創新投放方式、創新積分兌換、創新預約回收,鼓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讓垃圾分類真正入腦、入心進而入行,垃圾分類推行效果顯著。

  8月7日,最高溫度38℃,在林景雅園小區兌換亭,業主王女士送來一堆紙板兌換了960分的積分。王女士的房子還在裝修,她過江來到新房做垃圾分類,看中的是積分可以兌換物業費這一福利。

  積分當錢花不新鮮,但這個“小錢”“用在哪才能讓老百姓更愿意參與”,浦口區城管局為此花了心思。林景雅園垃圾兌換點里貨品琳瑯滿目,除了常規的油鹽醬醋,還有文具玩具,景區門票、體檢項目兌換券也很受歡迎,其中的“明星產品”是物業費代金券。豐富的可兌換商品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積分當錢花”在林景雅園人盡皆知。

  兌換誘人,投放也要方便。小區內除了設有人工回收兌換亭,服務時間為每天早7點到晚9點,還設立智能分類桶和智能兌換機,以及自助可回收桶,分類有把握的業主可以直接將垃圾投放到相應的智能分類桶或自助可回收桶中,不受時間限制,智能投放方式可自動積分并機器兌換積分,自助可回收桶由專人回收,后臺及時積分。對于大件物品,浦口城管首創“400”預約回收電話,工作人員上門回收。預約熱線號碼是:4008910378,最后幾位的“10378”取的正是“邀你參與吧”諧音。通過不斷打磨細節,浦口城管人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生活垃圾分類的“浦口模式”。目前,林景雅園小區常住居民1100戶,有900戶參與垃圾分類,參與率超過80%。

  垃圾分類“浦口模式”的另一個特色是不做簡單復制,而是分類施策、個性化設計。濱江和園小區人數較多,面積較大,住戶以拆遷安置人員為主,區城管局主動與物業溝通,整合現有資源,在小區內部協調閑置房間,設立固定的垃圾分類兌換點,方便居民前來投放兌換。同時根據大數據分析,在注冊率、參與率較低或距離積分兌換點較遠的樓棟設立流動攤點,采取“流動+固定”的回收模式,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在人數較少、面積較小的象山花園小區,每周固定時間在小區廣場設立流動回收兌換點,既不占用小區過多面積,又能為居民提供方便的分類回收兌換服務。

  美麗鄉村:村民自治+黨員包干 培育村民自治長效機制

  浦口區橋林街道周營村,每戶人家門口整齊地擺放著兩個垃圾桶,干濕分開。每天清晨或傍晚,隨著一陣搖鈴聲,工作人員騎著電動小三輪來到家門口,收集廚余垃圾。

  區別于城市垃圾分類,農村垃圾成分構成迥異。照搬城市四分類方式,脫離村民實際生活,村民接受度不高。浦口區城管局因地制宜,在涉農社區和村,將垃圾分為干濕兩大類,每戶門前設立一組干濕分類垃圾桶,在村組設立垃圾分類收集亭,濕垃圾每天由專人定時上門收運,按次積分;干垃圾經村民自主投放后,通過專職保潔員的二次分類,確保源頭分類質量。

  在城市小區推行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在村里變得更接地氣:兌換點就落腳在村里小賣部、超市;村民可憑積分在兌換點兌換實用商品,積分直接當錢花;做到垃圾分類和農民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垃圾分類與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相結合。

  周營村村支書高良介紹,在垃圾分類推行過程中,發揮了村民自治機制,調動村民積極性。實行社區黨員包戶管理,指定黨員聯絡員和垃圾分類督導員,對村民進行分片管理。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每名老黨員包干10戶,確保垃圾分類有人管、管得好。

  在后圩村,每家門口都貼了一塊“垃圾分類之家”的標牌,上面顯示分類垃圾投運點距離和當月評星等信息。就短短一個月左右時間,垃圾分類已深入后圩村村民心中,大家形成了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和定時定點投放的習慣。

  垃圾分類在農村為何能推進得這么順利?這離不開浦口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區領導帶頭研究農村垃圾分類運行模式,并多次組織召開全區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和現場會,為求把農村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目前,浦口已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村垃圾分類運行、處理機制。

  在村民源頭分類方面,通過基層干部上門宣傳、積分兌換、黨員包戶等措施廣泛引導發動群眾參與;在完善處理設施方面,各個社區設立垃圾分類分揀中心,并在各個街道建設一處廚余垃圾處理站,讓居民、村民的廚余垃圾就近處理,同時整合區內各類再生資源回收點,構建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完善農村垃圾分類處理鏈條的同時,節約了成本;在垃圾分類運行機制方面,引入區屬環衛公司全程介入,指導和幫助街道、社區開展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探索浦口區農村垃圾分類村民自治模式。

  政府主導:擔當責任,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去年3月,南京躋身全國首批46個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要求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今年7月,南京市政府正式發布通告,在全市范圍內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按照計劃,今年底,南京市實施垃圾分類的區域,居民參與率要達50%以上,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20%左右。

  浦口區推進垃圾分類以來,區委、區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在區環境綜合治理相關會議上,區委主要領導多次強調要把垃圾分類作為環境整治的重要保障,要讓綠色環保成為垃圾處置的主旋律,區、街兩級要給予充分的資金保障。區長王磊帶隊實地調研垃圾分類工作。區委副書記任家龍帶領各街道以及區城管局的主要負責人,到高淳等地學習參觀垃圾分類工作經驗。分管副區長高昌玖多次實地巡查垃圾分類點,并召開專題調研會議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浦口區城管局積極響應市相關文件號召,按照“城鄉統籌、源頭減量、分類處置、系統治理”的原則,全面系統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體現“浦口速度”。今年以來,浦口區已實施垃圾分類的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95%以上,整體參與率達60.3%,開展宣傳活動600余場次,共回收可回收物總量660噸、有害垃圾1.66噸。

  垃圾分類工作要順利推進,一方面需做好服務、做好宣傳;另一方面,要把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設好,用垃圾分類的成效切實取信于民。垃圾分類投放只是第一步,此后怎么運?如何處理?考驗的是垃圾分類的全流程運轉體系。浦口區不斷加大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的建設和投入。在江浦街道榮莊路與宜蘭路交匯處,一個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垃圾中轉站正在建設中。從外表看,似乎這個站處理能力有點弱,其實,它是一個服務半徑達16公里、日處理能力達200噸,且遠期可擴容至400噸的“大家伙”,而看著“小”,是因為工作區域全部“躲”在地下,從而解決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問題。

  再生資源方面,一個全新的垃圾分類貯存分揀中心也已建成。浦口區再生資源分揀中心既是一座現代工廠式分揀中心,還是垃圾分類的展示中心。隊伍建設方面,浦口區城管局已成立專門的垃圾分類收運隊伍,對前端分類投放收集點以及收運作業車輛和隊伍,實行統一規范管理,并對垃圾分類標志、人員服裝、計量工具以及服務內容和行為標準進行規范。同時,依托“智慧環衛”監管指揮平臺,實施精細化收運作業管理,提升垃圾分類收運專業化水平。

  垃圾分類工作標準高、任務重,浦口區城管局的做法是“政府主導、市場參與,多條腿走路”。為了讓這一民生工程行穩致遠,做成真正的民心工程,浦口區沒有將垃圾分類工作完全交給市場,而是由區屬環衛公司全盤介入,主導前期的垃圾分類工作,準備用1-2年的時間,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持續、可推廣的運行模式,在此基礎上逐步推開,保證垃圾分類工作不短視、不流于形式。在具體的推進過程中,在積極宣傳發動市民參與的基礎上,浦口區更注重發揮各類組織的作用。在城區,已在積極探索和引導物業公司參與小區垃圾分類,未來將把小區物業公司為主體推進垃圾分類的運行模式作為發展方向;在農村,充分發揮村民自治、黨員包干的作用,并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資源與垃圾分類相整合,構建未來村民自治為主導、社會資本運行為輔的運行機制。 (宋 杰/文 金秋月/攝)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日韩 | 偷拍亚洲第一成年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专区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