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正在探索建立“兩網協同”城市廢棄物管理體系,破解低價值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難題。近年來,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以及原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萎縮的影響,大量可回收資源混入垃圾回收渠道,增加了城市垃圾分類減量壓力。其中,廢玻璃、廢塑料包裝物等低價值可回收物雖然具有一定價值,但無法實現市場化回收利用,成為資源回收和垃圾減量工作中共同聚焦的難點問題。
困局之下,市容綠化局、市商務委等政府部門提出:將可回收物依據無價值、低價值與高價值廢棄物分類管理,實現精準施策。即,將無價值廢棄物納入生活垃圾清運體系,高價值廢棄物鼓勵由處置企業延伸回收服務,對接資源綜合利用政策,低價值可回收物通過價格補貼,彌補價值鏈,使其進入市場流通,實現再利用,從而建立長效管理體制。
從按品類回收到按價值回收,需要對垃圾清運網絡進行重構。“兩網協同”模式,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所謂“兩網協同”,即生活垃圾清運網和再生資源回收網協同推進,通過低價值可回收物類再生資源和生活垃圾源頭交投、存放協同,培育主體企業,有效實現“資源增量,垃圾減量”。
該市商務委報告顯示,“兩網協同”模式在促進垃圾減量方面成效顯著。
例如,松江區依托街鎮統籌設置回收交投及中轉儲存站點,全區規劃建設適量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中轉倉儲分揀場,與環衛設施相銜接,經分流分類后,可回收物每日達244噸,前三季度僅分揀回收低附加值的廢棄塑料袋就達1873噸。長寧區依托新錦華公司,推開生活垃圾分揀與再生資源回收設施點位合一,每月分揀出的可再生資源可實現垃圾減量16.6%,執行較好的點位每月減量比例可穩定在50%。浦東新區依托試點企業睦邦公司,在全市建立51個回收中轉站、分揀中心網點,今年1~10月回收總量比去年增長172%。
低價值可回收物收運、人工成本高,在市場化運作中價值鏈缺失。突破瓶頸的關鍵是制定適當的價格補貼。通過對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量、回收方式、主要回收品種、回收利用途徑、價值平衡點等進行評估分析,政府相關部門開展了政策研究,從而出臺了相關補償機制。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动漫 | 日本高清午夜色 | 中文天堂最新中文字幕版 | 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