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是城市文明的窗口,隨著湖北省即將開展“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城市公廁也將迎來新一輪提升,讓小小的廁所彰顯城市發展的“大形象”。
近年來,全省公廁數量呈上升趨勢,由環衛部門管理的城市公廁已由2010年底的3300多座增至5000多座。然而,在街頭想很快找到公廁并不容易。
按照住建部發布的《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在城市居住用地上,每平方公里應設置3~5座公廁,商業和服務業用地上,每平方公里則應設置4~11座。
該省城市公廁數量上仍有缺口,分布還不均衡。公廁選址容易受各種客觀條件限制,一些市民不希望自己家附近有公廁。為讓找廁所更方便,政府想了很多辦法,除了增加公廁、合理布局外,還鼓勵行政事業單位內的廁所向公眾開放。或是利用移動互聯網,如“襄陽城管”微信公眾號內就有“公廁導航”功能。由住建部組織研發的“城市公廁云平臺”上線,收納了全國主要城市近33萬條公廁信息。
使用“城市公廁云平臺”發現,其中不僅包括街頭公廁,也包括地鐵、加油站、商場的公廁,甚至部分小區內的公廁。該平臺還在試運行,有些公廁信息不準確。市民如果發現沒納入系統的廁所,可以通過平臺中的“共享廁所”功能進行申報,將其標注到地圖上。
城市公廁設計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男女廁位比例。有關調查顯示,女性如廁平均時間為249秒,男性如廁平均時間為170秒,女性如廁時間是男性的1.5倍,女廁更容易排長龍。
按照我國《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一座70平方米的公廁,女廁位與男廁位比例在2:1和3:2時,有助于避免和緩解女廁的排隊現象。一些新建的公廁已考慮了這個問題,在建設時合理安排了廁位。
此外,近年新建的公廁功能更齊全。如去年投入使用的宜昌濱江公園小南門公廁,專設母嬰衛生間,配套有嬰孩換尿布專用位以及嬰孩安全座椅,還設有手機充電位和電動車充電樁,只用投入硬幣,就可以給手機、電動車充電。
2017年6月,在襄陽市檀溪路上,該市首座標準化裝配式公廁正式對外開放,新公廁外觀設計與周邊環境、整體建筑協調一致,設有殘疾人無障礙設施以及“第三衛生間”。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 午夜AV不卡网站在线播放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在线极品欧美aⅴ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