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規定,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寧波市政府關于2018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現將報告向社會公開。
一、關于2018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一是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7.7%,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6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特別是PM2.5年均值降至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寧波市空氣質量創近5年來最好水平。
二是水質環境提速改善。
全市地表水質優良率自實施監測評價以來首次突破80%,同比提高8.7個百分點,無劣五類水質斷面,無新增劣五類水體,并順利通過國家黑臭水體專項督查。同時,全市13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常年保持100%達標,近岸海域水質進一步企穩趨好。
三是土壤污染有效遏制。
累計對3043個農用地開展布點監測,并對超標點位開展“對賬銷號”行動。全面啟動重點工業用地調查,完成762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基礎信息采集與質控工作,建立126個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名錄,嚴格管控6個暫不開發利用污染地塊。
四是聲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全市聲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較好”水平,中心城區環境噪聲值為56.1分貝,同比下降1.5分貝;道路交通噪聲值為68.6分貝,同比下降0.5分貝,總體有所改善。
五是生態狀況持續優化。
生態環境質量綜合指數(EI)繼續保持優級,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8%以上,濕地保有量保持在2300平方公里以上。整治修復海岸線7.9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平方公里。新建各類綠道176公里,建成區新增公園綠地136萬平方米。
六是環境風險安全可控。
去年,寧波市共發生突發環境應急響應事件5起,每起事件均得到及時妥善處置,未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突發事件發生率同比下降62%,群眾環境安全感得到持續有力保障。
二、關于2018年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2018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是:確保劣五類水無新增、不反彈;PM2.5年均濃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優良率超過86%。通過全市上下一年來的共同努力,寧波市生態環境保護所有約束性指標和目標任務全部圓滿完成,并且超過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序時進度要求。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工作進展。
一是治污攻堅初戰告捷。
堅持以治氣、治水、治土為主戰場,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保衛戰,累計推進734家揮發性有機物(VOCs)重點排放企業完成治理改造,削減揮發性有機物(VOCs)1.6萬噸。全面開展柴油貨車專項整治,新增淘汰老舊車2.88萬輛,全面供應國六車用汽柴油。積極推進船舶排放控制區管理,持續加大揚塵、煙塵等城鄉面源污染防治。打好治水提升戰,深化落實“河長制”標準化管理,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鄉鎮(街道)84個,打造首批市級“美麗河湖”15條。全面啟動金屬表面處理等五個涉水行業綜合整治,實施象山港總氮控制國家試點,整治養殖模式粗放、大引大排等行為。打好治土清廢戰,基本完成農用地污染狀況詳查,全市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總能力達到185萬噸/年,基本形成了市域產消能力相匹配的危廢處置體系。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收集覆蓋面達到89%。深度整治電鍍企業101家,重金屬排放量比2013年削減8%。
二是督察整改漸顯成效。
堅持把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整改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一步一個腳印推進落實。在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層面,督察反饋意見涉及寧波市的19項整改任務已完成10項,督察組交辦的880件群眾舉報問題已完成整改879件,剩余9項反饋問題和1件信訪交辦問題均落實了整改措施,取得了階段性的整改成效。在省級環保督察整改層面,全力配合保障省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寧波市的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全面辦結督察組交辦的550件信訪問題,依法整改或關停企業359家;督察意見反饋后,圍繞“6方面36項具體問題”,及時建立整改體系、制定整改方案,逐項抓好整改落實。
三是監管執法持續發力。 積極配合市人大修訂審議《寧波市環境污染防治規定》,常態化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特別是針對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領域,連續推進“保衛藍天”“護水斬污”“清廢凈土”等專項執法行動,持續加大對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去年,全市共辦理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1976件,查處適用新環保法案件及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50件。牢牢守住環境安全底線,修訂實施環境應急預案,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有效管控輻射安全,圓滿完成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進博會等各類重大活動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工作。
四是綠色發展扎實推進。
堅持把綠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普遍形態,走一條保護與發展的共進融合之路。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2%。實施綠色低碳經濟發展38條舉措,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5.5%。淘汰落后產能涉及企業184家,工業產能利用率穩中有升,傳統產業加快改造。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和深化環評審批制度改革,推動全市19個省級以上產業園區、11個特色小鎮開展“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改革區域內環評審批時限、環評費用減少75%以上,進一步釋放惠民惠企改革紅利。
五是生態建設聯動融合。
堅持市縣聯動、城鄉融合的生態建設策略,全力呵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全面啟動“大花園”建設,成功創建天一閣·月湖5A級景區,建成省級全域旅游示范縣3個、A級景區村莊256個。完成“三改”和拆違面積均超過1800萬平方米。堅持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57個,新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48個,新增生活污水治理改造提升村204個,改建各類公廁6000多座。制定出臺生態文明示范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市本級成功創建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六是支撐能力提升突破。
全面開展寧波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加快推行排污許可制度,全市已完成火電等15個行業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工作,實行一企一證,一證式管理。建成清新空氣(負氧離子)監測站點13個并實現集成聯網、實時發布。充分發揮大氣達標規劃等重點科研成果的實踐轉化,邊研究、邊落實、邊提高,推進污染防治措施精準實施。大力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教育,“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及綠色細胞等示范創建活動取得良好社會效果。整合環境保護和相關部門污染防治職責,新組建市生態環境局,穩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的機構隊伍保障。
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王晨副委員長率檢查組對寧波市開展了海洋環境保護的監督執法活動,發現指出了慈溪陳家路水庫西側灘涂濕地非法養殖和余姚小曹娥污水處理廠排海口延伸不夠等2個問題。截至目前,非法養殖問題已完成整改,排海口延伸工程也已完成立項和設計招投標工作,并將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工程建設。另外,去年市人大常委會還相繼聽取和審議了《關于寧波市2017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關于寧波市城區河道治理工作情況的報告》和《關于寧波市實施大氣污染防治“一法兩條例”情況的報告》,并相應提出了審議意見,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了認真研究處理,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次我們同步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了3個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的書面報告,請一并予以審議。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當前寧波市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還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在大氣環境方面,空氣質量雖已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但穩步改善的基礎還不牢固,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結構性污染問題依然較為突出,各項工作稍有松懈,所取得的成果就有可能出現反復。在水環境方面,受制于平原河網水系流動性較差、生態補水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以及偷排偷放行為尚未根本杜絕等多種因素影響,水質容易波動反彈;尤其是近岸海域水質總體較差,以劣四類為主,需要下大力氣加以治理改善。在土壤環境方面,污染狀況還沒有全面掌握,污染分布和程度難以準確判定,治理修復技術尚不成熟、資金需求大、治理修復難度大;全市一般工業固廢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能力存在一定缺口,固廢隨意處置、傾倒等行為仍有發生。同時,各級各部門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方面還有較大差距,生態環保責任傳導還不同程度存在層層遞減現象,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放松環境監管的風險有所增加;一些企業和群眾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還不強,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時有發生,守法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關于2019年生態環境保護主要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我們堅定不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六爭攻堅、三年攀高”的行動要求,集中精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打造美麗寧波升級版。
主要工作目標是:確保大氣PM2.5年均濃度持續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質優良率穩定在80%左右,近岸海域水質得到進一步改善,13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保持100%達標。全市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和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達標率均達到90%以上。主要污染物和碳減排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指標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集中精力打好攻堅戰役。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新推進150家揮發性有機物(VOCs)重點排放企業完成治理改造,基本完成涉氣“散亂污”企業集中整治,全面淘汰改造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積極推進國三營運類柴油貨車淘汰更新,從7月1日開始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準;強化船舶排放控制管理,深化城鄉面源污染防治。在治水提升戰方面,以“河長制”推動“河常制”,新創建“污水零直排”鄉鎮(街道)20個、美麗河湖15條,基本完成金屬表面處理等5個涉水行業的整治提升任務。深化象山港總氮控制國家試點和養殖尾水達標排放,進一步削減污染物入海通量。在治土清廢戰方面,加快推進重點工業用地調查,完成6個污染地塊的治理與修復,年度新增危廢利用處置能力10萬噸以上。持續抓好電鍍行業深度治理,重金屬排放量較2013年下降10%以上。
二是凝聚合力抓好督察執法。
充分發揮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整改綜合協調作用,高質量完成2項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17項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年度整改任務,并對已完成整改的問題逐個開展“回頭看”,嚴防問題反彈回潮。全力做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迎檢保障工作。連環式打好環境執法組合拳,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積極營造企業環境守法氛圍。堅決反對環境監管搞“一刀切”,更加注重因地因企施策,妥善處理好執法力度、發展深度和民生溫度的關系。持續加強輻射安全監管,深化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及時化解生態環境矛盾糾紛,切實保障生態環境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三是接續用力加強生態建設。
編制實施美麗寧波建設規劃綱要,全面推開生態紅線勘界定標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寧波市嚴守管控辦法,強化剛性約束。深入開展象山港、四明山等生態安全核心區域生態修復,積極推進水庫周邊違章建筑等環境問題專項整治。堅持城鄉一體化綜合治理,新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30個、示范鄉鎮10個、A級景區村莊250個,新改建各類公廁2000座以上。加快寧海、奉化、象山垃圾焚燒處置項目建設,推進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90%。全面實施生態文明示范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年度再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縣(市)1個、省級1-2個。
四是保持定力推進綠色發展。
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監管體系,為高質量發展畫好框子、定好規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積極創建國家綠色交通城市。鼓勵生態環保產業發展,全力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不斷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綠色競爭力。抓住群眾對綠色環保產品和優質服務需求與日俱增的有利時機,積極倡導推動綠色消費、綠色居住和綠色出行,建立更廣泛的生態環境保護統一戰線。
五是靶向著力深化改革創新。
縱深推進生態環保辦事“最多跑一次”改革,確保一般工業項目環評時限縮短至59天以內。探索向省以下產業園區、特色小鎮推行“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確保放得開、管得住、成效好。深化落實排污許可制改革,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放量80%以上的重點大氣和水污染物排放單位持證排污。繼續落實生態環境報告制度,實現市縣鄉三級全覆蓋。統籌抓好生態環境管理機構改革,制定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加快形成條塊結合、權責明晰、保障有力、權威高效的生態環境管理體制。
六是精準發力強化支撐保障。
積極配合市人大做好《寧波市生態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抓好新修訂的《寧波市環境污染防治規定》實施后的宣貫執行,不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制保障。加快推進小微環境質量監測基站建設,實現鄉鎮空氣監測站點建設全覆蓋,形成更加精細的環境質量感知和評價網絡。基本完成寧波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加快繪就一幅可動態更新的污染源電子地圖。優化整合環境信息化整體架構,加快建設以生態環境主題庫為載體,以大數據智慧應用為基石的“生態環境大腦”。
|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 性欧美黑人性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观看片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熟女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