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預言:“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計算機革命之后,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又一次浪潮,將是世紀之交時要出現的垃圾革命。”生產、消費、分解,這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循環。一個世界性難題隨之產生——“垃圾圍城”、“垃圾圍村”。
不管是從無害資源減量化、節約土地和資金的角度,還是從人民滿意的角度,垃圾分類處理已無疑成為共識。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便提倡垃圾分類,并在2000年開始試點推廣,但垃圾分類處理成效卻預期不足。
2016年6月15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文,明確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2017年3月18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2020年底前,在全國所有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在內的46座城市的城區范圍內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這一舉措,將垃圾分類實施推向高潮,也為各地推進垃圾分類戰略布局提供有力支撐。
政策助推作用下,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政策號召,出臺相關政策助推垃圾分類舉措快速發展。根據公開信息,中國固廢網粗略梳理了2017年全國各地的垃圾分類舉措,具體如下:
北京的垃圾分類工作自1996年來已經持續了20余年,此次發改委、住建部發文《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北京市下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將普遍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工作,不斷擴大垃圾分類的覆蓋范圍。
北京市下發《北京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行動計劃(2017-2020年)》
10月30日,北京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以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作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基本類別,通過黨政機關率先實施垃圾強制分類和各區創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全市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達到90%以上,進入垃圾焚燒和填埋處理設施的生活垃圾增速控制在4%左右;垃圾分類相關制度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市民基本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明顯提高。
在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46城中的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首當其沖,在垃圾分類舉措中也是走在前面,各自出臺相應政策助推垃圾分類發展。
廣東省廣州市下發《廣州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草案征求意見稿)》
4月12日,廣州市法制辦網站就《廣州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針對目前社會普遍反映的垃圾處理費重復征收、無序征收等問題,《管理規定》明確了“多排放多付費、少排放少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和價格激勵機制,同時取消與生活垃圾處理相關的其他收費項目。此外,對于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和投放政策,《管理規定》中設定了單位、個人實施分類投放的義務以及相應的罰責,其中,個人不按規定隨意傾倒、拋撒、堆放或者混投生活垃圾的,最高可處200元以下罰款。
廣東省深圳市下發《深圳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
6月3日,《深圳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正式發布?!吨敢酚脠D例和簡潔的文字,對住宅區(城中村)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容器標準化配置、家庭生活垃圾的分類類別和投放方法、垃圾分類處理收運處理體系等,做了清晰說明與描述,一目了然,利于垃圾分類知識的傳播。
江蘇省南京市和蘇州市被確定為垃圾強制分類城市,政策號召和指引下,江蘇省緊跟政策步伐,發出強制生活垃圾分類信號,省級部門及各市分別下發垃圾分類意見和方案,也意味著江蘇省面對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的難題,邁出了攻堅的實質性步伐。
江蘇省發改委和住建廳下發《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
9月13日,江蘇省發改委和住建廳制定了《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提出,到2020年,江蘇各設區市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70%以上。根據《辦法》,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廚廢棄物、園林綠化及農貿市場等有機易腐垃圾等四類,同時提出對有害垃圾強制分類。
江蘇省南京市下發《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17—2020年)》
11月14日,南京市政府轉發市城管局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17—2020年),方案提出,2017年,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區各開展一個完整街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2018年,全面推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垃圾分類行政村達到50%;2019年,開展垃圾分類行政村達到100%。2020年,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江蘇省無錫市下發《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意見》
10月,江蘇省無錫市政府印發了《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以生活垃圾“三分類”為標準,在現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和強制推行“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推進“可回收物”的市場化收運處置,推動“有害垃圾”的分類收運處置模式。到2020年,我市市區范圍內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70%,生活垃圾基本實現全量焚燒。
江蘇省揚州市下發《揚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11月19日,揚州市城管局牽頭制定的《揚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計劃提出,要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在全社會營造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的氛圍。實施垃圾分類試點示范區域的居民(村民)垃圾分類知曉率2018年要達80%以上,到2020年要達95%以上;實施垃圾分類試點示范區域的居民(村民)垃圾分類參與率2018年要達80%以上,到2020年要達85%以上。
福建省福州市和廈門市都是國務院發布的46個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重點城市,對于垃圾分類,福建省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10年,福建福州就先后有40多個居民小區和30個機關單位開展垃圾分類試點。福建省各地出臺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和舉措,公布了垃圾分類工作從試點到全面展開的“路線圖”。
福建福州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300萬財政資金予以扶持
6月1日,福建省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第一階段啟動,市、區兩級財政初期擬共同出資300萬元用于扶持首批試點。據悉,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期間,將在試點區域對垃圾分四類處理,即濕垃圾(餐廚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含綠化垃圾)。其中,餐廚垃圾是重點和難點,約占垃圾總量的40%左右。
福建廈門:2017年資金投入超5億 垃圾分類將實現城鄉覆蓋
12月7日,據廈門市財政局消息,今年來,該局不斷優化資金投入結構,在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各個環節加大投入,逐步構建起全方位的資金保障體系,助推全市垃圾分類工程。2017年總投入資金規模達5.32億元,主要用于生活垃圾末端處置基礎設施建設、專用轉運車輛采購、垃圾分類辦機構運行、智慧環衛信息化平臺建設等,目前各項資金基本投放到位。
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印發《泉州市開展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2017—2020年)》
8月21日,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印發了《泉州市開展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2017—2020年)》,方案提出,2020年,中心市區在“大分流”的基礎上,實現“小分類”,進一步完善分類收運體系,對生活垃圾中的廢舊織物、廢舊玻璃和廢舊木材等低值可回收物進行精細分類,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中心市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浙江探索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起步較早。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就高度重視垃圾收集處理工作,2003年相繼作出生態省建設和“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決策部署。政策正式出臺后,垃圾分類處置,在浙江廣大城鄉更是刮起一股清潔新風,掀起一場“綠色革命”。
浙江省嘉興市政府印發《嘉興市區城鎮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計劃》
8月22日,浙江嘉興市政府印發了《嘉興市區城鎮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2019年,南湖區、秀洲區和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商務區)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到100%;持續高質量推進垃圾分類示范試點;城鎮生活垃圾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完善,分類體系運行良好。
浙江省臺州市下發《“垃圾革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9月25日,浙江臺州市政府印發《臺州市“垃圾革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完成同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終端處置相匹配的垃圾收運管理體系建設。至2020年,新增城鎮生活垃圾運輸車輛280臺,運輸能力5000噸/日。
浙江寧海農村垃圾分類開啟“智”時代,45個省級試點村用上智能垃圾桶
8月,針對農村垃圾分類動態跟蹤難的情況,浙江寧海在下畈、梅山等45個省級試點村設置智分類數據管理云平臺,通過信息化管理,實現對區域性垃圾分類數據信息的收集、存儲、統計、匯總,打通垃圾分類“戶—村—鄉鎮—縣主管單位”和“垃圾產生—垃圾分類—分類收集—分類處理”的全渠道,推動垃圾分類進入2.0智能時代。
其他省市對于垃圾分類有哪些舉措,看過來:
云南省昆明市逐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措施
6月,《昆明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草擬完成并向各單位征求意見。昆明要求率先在全市黨政機關中啟動垃圾強制分類,居民區則以鼓勵為主,條件成熟的小區將試點垃圾分類。從今年起,各縣(區)政府要確保每條街道、每個社區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與此同時,城市主次干道也將設置分類垃圾箱,實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方案》還提出了昆明為實施垃圾分類而設的“彩色”垃圾收集容器和各類垃圾的處置思路。
安徽合肥33個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 覆蓋居民近50000戶
今年9月,《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暫行)》出臺,進一步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方法、分類投放收集、分類運輸處理、運營方式、經費保障等方面內容。同時,包河區、蜀山區相繼通過公開招投標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引入專業企業,對垃圾進行差異化處置,變廢為寶。合肥市局持續推進各區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化工作,擴大覆蓋范圍,讓垃圾真正各歸其位。截至10月末,全市試點小區達33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和窗口單位3家,參與居民近17000戶(辦卡注冊),覆蓋居民近50000戶。
江西省下發《江西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具體實施方案》
7月,《江西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具體實施方案》印發。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規、規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其它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0%以上。
湖北省宜昌市下發《2017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
9月20日,湖北省宜昌市印發了《2017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城區工商系統辦公辦事場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無害化處理率達99.5%以上,回收利用率達到80%以上。
貴州省下發《貴州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
11月27日,貴州省政府印發了《貴州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規、規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黑龍江下發《關于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
10月3日,黑龍江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堅持試點先行。哈爾濱市作為全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城市,2017年底前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出臺辦法,細化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處置等方面要求,2020年底前在城區范圍內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遼寧省下發《遼寧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四年滾動計劃實施方案》
9月,遼寧省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遼寧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四年滾動計劃實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規規章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沈陽、大連市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盤錦市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新賓縣、東港市、遼陽縣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5%以上。其他地區結合實際開展試點工作。
山西省太原市:初步建成垃圾分類收運體系
山西太原已初步建立餐廚垃圾、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建筑垃圾、廢舊衣物和廢舊電池等六類垃圾的專項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實現了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無害化處理。太原市首座餐廚垃圾處理廠投運已有半年多,截至目前,已與餐飲企業簽訂收運協議5214家,納入專業收運1668個,日均收處量已達180噸,累計收運處置餐廚垃圾1.75萬噸,小店區、迎澤區基本實現餐廚垃圾專業收運“全覆蓋”。
甘肅省白銀市下發《甘肅省白銀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
7月20日,甘肅省白銀市政府印發《甘肅省白銀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8年底,白銀區、平川區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和相關標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5%。到2020年底,全市三縣兩區全部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制度和標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分類模式,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是我國城鎮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城鄉環境、突破經濟發展中環境制約瓶頸的重要環節。為了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綠色發展模式是關鍵。實行綠色發展,垃圾分類又是繞不過去的一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綠色發展的踐行者。
毋庸置疑,垃圾分類已經以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被重視起來,也將成為固廢產業的重要一部分。政策助推市場,垃圾分類政策影響下,固廢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12月15日-16日,2017(第十一屆)固廢戰略論壇將為您一一道來。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色窝窝AV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 性午夜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