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發改委牽頭組織開展《青島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目前,規劃文本已編制完成,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規劃提出,到2020 年全市域垃圾處理方式比例分別為焚燒 86%,生化處理14%,基本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據悉,目前,青島市生活垃圾基本按照就近原則送往臨近終端設施進行處理,市內四區生活垃圾主要運往小澗西綜合垃圾處理園區,進行焚燒、堆肥處理和填埋;西海岸新區區內原有 2 座填埋場,目前均已填滿封場,生活垃圾部分運往綠茵環保公司進行厭氧生化處理,剩余運往小澗西綜合垃圾園區進行焚燒;即墨區大部分生活垃圾運往即墨區綜合處理園區進行焚燒,剩余垃圾就近運往 4座生化處理廠;膠州市生活垃圾主要運往膠州市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萊西市生活垃圾主要運往綠野生態園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進行集中填埋;平度市生活垃圾大部分運往平度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行焚燒發電,剩余部分由田莊固體廢棄物處理場進行填埋。
截至2017 年,青島市共有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不含餐廚垃圾)11 座,總處理能力 9945t/d,其中,焚燒發電處理能力 3400t/d,生化處理能力 1250t/d,集中填埋處理能力 5295t/d。已投產運營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共三處,分別為小澗西綜合垃圾處理園區(一期)、即墨區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焚燒發電廠、平度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2017年焚燒發電產能利用率超過90%,2015-2017年青島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規模分別為66.9萬噸、73.6萬噸、134 萬噸。
青島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現狀布局圖
《青島市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出,到 2020 年現狀設施處理能力還存在很大缺口,應在城陽片區、西海岸片區、即墨片區、萊西片區、平度片區、膠州片區各規劃建設一處垃圾綜合處理園區,六個園區均包含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根據全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需求,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合理新建焚燒發電項目,挖掘提升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容量和利用空間,補齊處理能力缺口,建成可持續的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
——到 2020 年,加快已開工項目建設進程,補齊東岸及北岸片區、西海岸片區、萊西片區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模超過 9600t/d,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超過 86%,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
——到 2030 年,六大片區焚燒發電項目全部建成,全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模超過 13400t/d,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焚燒。
2020年前開工建設項目
2020年前開工建設并投產運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共4處,總規模為5700t/d,其中3處項目于2020年前建成運營,包括:小澗西綜合垃圾處理園區(二期),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2250t/d;西海岸新區靜脈產業園項目(一期),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2250t/d;萊西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項目,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900t/d。平度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預計2019年7月開工建設,2020年8月投產運營,設計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300t/d。
擬于2020年后開工,2030年前建成項目
擬于2020年后開工,2030年前建成4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設施,總規模為4700t/d。包括:西海岸新區靜脈產業園項目(二期),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1500t/d;膠州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項目(一期、二期),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2000t/d;即墨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600t/d;平度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三期),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600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