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歷史 清空記錄
分享到
一家之言:為什么不能同意生活垃圾分類中的“激勵措施”?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生活垃圾分類說到底,是要求居民以自己的舉手之勞做一點于社會有利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事情有賴于我們習以為常地去做,不求回報地去做。大家都去做了,整個社會的公德水準會不斷提升,社會也因此一點點地美好起來。例如,行走在路上,多走兩步將手中的空奶茶杯投放到垃圾箱;扶起摔倒的小孩子;地鐵的先下后上。這些事情的共同點就是我們的付出微不足道,卻有利于社會。

這些行為的養成靠的是“教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幼兒園和小學老師的教誨;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相互影響,包括規勸;好的帶頭人。

但唯獨不能用金錢作為手段,警察不應該拿糖果獎勵不亂穿馬路的行人。好人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僅此而已。有個居民區,從文革以前直至90年代,每逢周六家家戶戶都有人出來到公共場所義務勞動,靠的是有個好的居委會,以及幾十年如一日養成的風氣。沒聽說居委會大媽靠的是小恩小惠動員了千家萬戶。

綠色賬戶”雖然頂著綠油油的帽子,但遮不住內中散發的銅臭。不管“有關部門”如何大吹大擂,這種做法過去是不成功的,未來?不知道它的未來是什么。

說過去不成功,從運行上講,是其高成本。居民將濕垃圾送到投放點,那里有專人接收,可能會驗收,然后刷卡積分,可能還要兌付居民所要求的日常用品。這一過程產生的全是成本。請注意,濕垃圾是無價值乃至負價值的,卻要承擔這里一系列環節產生的人力成本和貨幣成本。大致上,通過這一途徑分離出來的濕垃圾,每噸成本在三千元以上。

當然,根本上的不成功,還在于以下兩點。

“賬戶”本質

其一,“賬戶”模式的本質,是用蠅頭小利吸引居民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中來,那么,不被吸引的居民有多少?他們如何參與?前面也談到,“賬戶”運行成本過高,于是相關聯的問題是,該模式可持續嗎?可普及嗎?我可聽說許多街鎮已經哇哇叫了,抱怨開銷太大吃不消。

退出機制

其二,是“賬戶”的退出機制。內部其實早就討論這個問題了。問題在于,既然該模式吸引的是那些貪小便宜的老頭老太,那么,一旦小便宜消失了,結局可想而知:不僅一哄而散,恐怕還得挨罵。真不知道“賬戶”的設計者如何想的,還真以為金錢能夠買到良知?

“綠色賬戶”出現的深層原因,是一些干部患了群眾工作畏懼癥。客觀上,連續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和良好的財政使干部們底氣十足,有那個能力用票子來推動工作,甚至會出現村干部給村民發錢打掃自家宅前屋后的荒唐事。由此也導致人們不會也不愿意做群眾工作。當然,這也許是本人的錯覺,但愿如此。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日本人成视频免费观看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全国 | 欧美大片在线视观看喷水 |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高速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