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歷史 清空記錄
分享到
劉建國:離開現代化的垃圾處理設施 垃圾分類只能成為空中樓閣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垃圾處理事關公益民生和城鄉環境,社會關注度高,公眾話題性強。作為一個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社會治理支撐力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大國,我國垃圾處理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依然面臨較多挑戰。由于歷史的原因和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我國垃圾處理行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尤為突出,不同發展階段的矛盾同時存在,不同性質的問題復合交織,導致媒體報道和公眾認識垃圾處理困境時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偏頗。客觀認識我國垃圾處理困境,有助于盡快走出困境。

首先,要客觀審視我國垃圾處理取得的重要成就與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土地資源日趨稀缺、居民環境意識和維權意識日益高漲的背景下,作為最典型的鄰避設施,垃圾處理設施的選址和落地越來越難。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垃圾經層層轉包外運后非法傾倒進入長江、太湖的惡性事件。

此外,我國農村垃圾處理尚處于起步階段,非法傾倒、隨意堆放、無控處理、簡易處理仍然比較常見,無害化處理能力和水平遠遠落后于城市,亟待各級政府提供常態化、規范化的收運和處理服務。

作為公益民生保障和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之于城市,就好比衛生間之于家庭,社會各界在對此類設施嚴格要求的同時,不妨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值得重申的是,我們必須以發展的眼光來審視我國的垃圾處理,成就要充分肯定,問題也應毫不規避。

其次,要平衡好垃圾處理當務之急與久久為功之間的關系。

對于我國大部分區域,垃圾處理設施能力建設、結構優化與水平提升依然是當務之急,分類減量是久久為功的慢工細活。人們常用“垃圾圍城”“垃圾圍村”來描述垃圾問題的嚴峻程度,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大力建設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來替代城市或村鎮周邊大量存在的垃圾堆放點、無控處理場、簡易填埋場。事實上,我國大中城市“垃圾圍城”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依靠的就是市場化機制作用下處理設施的大規模建設與運行。

有一種觀點認為之所以出現“垃圾圍城”“垃圾圍村”,出現垃圾處理能力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處理需求的問題,就是因為沒有推行垃圾分類,或者垃圾分類推行不得力,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從國際經驗來看,垃圾分類倒逼源頭減量的滯后效應非常明顯,在經濟增長和消費膨脹的條件下,垃圾產生量短期內不可能出現下降。同時,分類得到的各類垃圾也必須有足夠的設施加以處理和利用。離開現代化、多元化的垃圾處理設施,城鄉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都無從談起,垃圾分類只能成為空中樓閣。因此,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地在全社會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必須將高標準的分類處理設施建設作為根本依托。


來源:北極星固廢網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日本一本到精品综合视频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本区免费中文高清 |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