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是我國環境質量監測機制的重大改革,切實保證了監測數據獨立、客觀、公正。”昨天(1月31日),在2018年環保部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將分步驟完成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2018年,會完成2050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自動站建設,統一委托第三方機構負責運維,實現地表水環境質量主要指標的連續自動監測,實時數據國家與地方共享。
劉志全司長話音剛落,昨日晚間,中國政府采購網就放出一則重磅招標文件——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及運行維護項目招標公告,公告顯示,該項目預算金額16.85億元,單從投資金額看,這一項目無疑已經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環境監測項目。
什么樣的“大手筆”
招標文件顯示,項目計劃采購1087個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以下簡稱水站)的建設及其三年運維服務、531個已建水站的三年運維服務、135個國家已建水站的儀器設備填平補齊。項目共劃分20個包,其中,1~18包為固定式水站,19~20包為浮船式水站。
詳情如下:
(1)分包預算如下:
(2)分包情況:本項目劃分了20個包件,1~18包為固定式水站,19~20包為浮船式水站。同一投標人及與其存在直接控股或直接管理關系的其他投標人可以參加本項目不同包的投標,但1~18包按包號順序最多只能中2包,且按表3規則不得兼中相同省份的不同包件。19~20包按包號順序最多只能中1包。(本文中所述“直接控股關系”是指:直接持有其他投標人50%以上股權或被其他投標人直接持有50%以上股權。)
分包情況表如下:
(3)同省不兼中情況表
而根據招標要求,合格投標人需要滿足以下7項資格:
(1)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要求,包括: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須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具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參加此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2)截至投標截止時間,投標人必須未被列入“信用中國”網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國政府采購網(www.ccgp.gov.cn)渠道信用記錄查詢的失信被執行人、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必須未被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列入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
(3)投標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無行賄犯罪記錄。須提供檢察機關開具的《檢察機關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告知函》,查詢期限為至少近3年或單位成立至今。
(4)鑒于國家環境信息安全和相關政策考慮,不接受外商全資企業或外資控股單位的投標。
(5)為本項目提供測試現場場地和水電保障單位、手工監測單位、搭建接受參比系統數據管理平臺單位不得參加本項目投標。投標人與上述單位也不得存在單位負責人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關系的情形。
(6)投標人必須從中化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購買招標文件并登記備案。
(7)本次招標不接受聯合體投標,不允許分包和轉包。
春暖花開我們看花落誰家
根據時間安排,招標人需在2018年2月1日至2月7日期間自行進行測試現場踏勘及標前會;
2018年3月3日至2018年4月9日,潛在投標人對擬投系統進行測試。4月13日前,招標代理機構向各潛在投標人提供數據比對用手工測試報告。
2018年4月28日上午9:30項目正式開標。
也就是說,按照時間規劃,春暖花開的四月底便可知道這個最大的監測項目將花落誰家,年后中國水網還將繼續關注。
【附】劉志全司長有關國家環境監測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作簡要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監測工作。2015—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連續三年分別審議通過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等環境監測方面的改革文件,為監測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深入貫徹落實,扎實推進環境監測重點任務,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第一,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全面支撐環境保護重點工作
按照《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關于“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的要求,不斷完善空氣、水、土壤等環境要素的監測網絡,為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撐。在空氣質量監測網絡方面,在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布設1436個國控監測站點,且全部具備PM2.5等六項指標監測能力,在“2+26”城市建設顆粒物組分/光化學監測和降塵監測網。在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方面,國控斷面擴展到2050個,覆蓋全國十大流域1366條河流和139座重要湖庫,基本滿足水環境質量評價與考核需求。飲用水源地監測覆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和2856個縣。在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方面,建成由38800多個點位組成的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基本實現了所有土壤類型、縣域和主要農產品產地全覆蓋。同時形成了以衛星遙感與地面核查相結合的生態監測體系。
第二,推進環境監測機制改革,完成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
按照國家考核、國家監測、數據共享的原則,2016年我部全面完成空氣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委托第三方公司對1436個國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開展運維,有效提高了數據質量。
2017年,我部分兩個階段推進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第一階段,從2017年10月起,全國2050個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面推行采測分離模式,委托第三方機構按照統一的技術規范要求進行采樣,并按新的機制進行分析化驗,原始監測數據直傳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第二階段,2018年完成2050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自動站建設,統一委托第三方機構負責運維,實現地表水環境質量主要指標的連續自動監測,實時數據國家與地方共享。截至目前,采測分離實現平穩運行,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順利實施。
空氣、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厘清了國家和地方事權與支出責任,化解了地方行政干預,減輕了基層壓力和負擔,實現了“誰考核、誰監測”,是我國環境質量監測機制的重大改革,切實保證了監測數據獨立、客觀、公正。
第三,狠抓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確保數據真、準、全
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近年來,我們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狠抓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各項工作,不斷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印發《“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依托地方承擔六大區域質控任務,形成國家、區域、監測機構三級質控體系,開展臭氧等氣態污染物量值溯源傳遞和顆粒物比對工作,發布環境監測類標準規范100多項。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監督機制,通過遠程監控與實地抽查相結合,采用飛行檢查、例行檢查、專項檢查等形式,加大環境空氣、地表水監測質量監督檢查力度,對西安案件等人為干擾和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進行嚴肅處理,持續保持高壓震懾態勢,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全面。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负 | 性色AⅤ在线播放 | 亚洲一二三级看视频香蕉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 亚洲日韩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