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歷史 清空記錄
分享到
2016年節能環保產業投資策略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2015年,在政策刺激、事件催化、業績利好提振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環保板塊總體表現相對較強,環保工程及服務指數、環保設備指數以及水務指數分別跑贏大盤(滬深300)44.12、30.92和1.94個百分點。而在政策持續加碼、監管執法強化以及創新模式逐步發力的推動下,環保訂單加快釋放并實現業績兌現,行業整體保持較快增長,盈利表現較為優秀。

  “十三五”期間,環境保護將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氣水土三大行動計劃有望全面推進深入實施,在此帶動下,環保行業將延續高景氣度。作為環?!笆濉遍_局之年和全面推進治污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2016年預計污染治理將重點圍繞三大環境戰役展開,各重點治理細分市場有望獲政策持續加碼推動而加速發展。因此,建議以三大行動計劃為主線,著眼于市場潛力大、行業發展將提速的細分領域,來把握相關投資機會。

  環保部發布《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修訂標準將對污染物控制項目進行大幅擴容,并將增加特別排放限值,對接地表水IV類標準;同時,要求敏感區域內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在2017年底前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新修訂標準一旦落地,將掀起污水廠提標改造熱潮。我們預計提標改造潛在市場需求近千億,而2016-17年將是改造高峰,約470億的市場需求有望集中釋放。排放標準的收嚴,將使膜技術的競爭優勢提升。因此,提標改造將為膜法水處理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建議關注膜法水資源化龍頭,推薦標的:碧水源和津膜科技。另外,PPP推廣、水價改革、國企改革共振效應推升水務市場景氣度,行業發展步入新的機遇期。建議關注資源整合能力強且兼具較強國企改革預期的水務運營平臺公司,推薦標的:興蓉環境。

  12月環保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所有具備改造條件的燃煤電廠力爭實現超低排放,東、中部地區分別提前至2017年前和2018年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提速擴圍的全面推進,將催生行業高景氣度,千億改造市場將加速啟動,并有望于未來兩年內集中爆發。建議關注掌握超低排放核心技術的細分領域龍頭,推薦標的:清新環境。此外,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排污收費試點啟動,排污收費的實施,將倒逼排污企業安裝監測設備及上馬治理設施,從而推動監測治理潛在需求的加快釋放。而環保“十三五”規劃,或將對VOCs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并納入約束性指標體系,政策的再度加碼則有望使VOCs治理行業加速爆發。我們預計,“十三五”期間VOCs治理(含監測)市場規模超過750億。建議關注產業鏈布局較為完善,擁有VOCs監測與治理一體化優勢的龍頭公司,推薦標的:聚光科技和漢威電子。

  我國土壤總的超標率接近兩成,土壤污染嚴重。但由于長期以來所受的重視程度不足,加之缺乏持續有效的商業模式,土壤污染治理并未能有效推進,土壤修復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根據環保部預測,我國土壤修復市場帶動的投資規模將超過5.7萬億。目前國家正加快推進土壤污染防治領域政策的制定,作為頂層設計的“土十條”則有望于明年發布?!巴潦畻l”的推出,將為我國土壤污染防治指明方向,并有望實質性推動土壤修復領域發展,持續打開市場空間。預計,“十三五”期間,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將超過6,000億。我們認為,擁有土壤修復核心技術和工程經驗的公司,將率先受益于市場的加速啟動,推薦標的:高能環境和博世科。

  1.回顧與展望

  1.1.板塊走勢相對較強,估值處于較高水平

  2015年,環保板塊在政策刺激、事件催化、業績利好提振等因素的作用下,總體走強,表現好于大市。截至2015年12月25日,環保工程及服務指數、環保設備指數、以及水務指數分別上漲52.74%、39.54%和10.56%,分別跑贏大盤(滬深300)44.12、30.92和1.94個百分點。

  從細分子行業個股漲跌幅均值方面看,渤海節能環保行業各子行業板塊均出現大幅上漲,除大氣治理板塊上漲58.4%、漲幅相對較小外,其它子板塊的漲幅均超過80%,其中固廢處理板塊以94.6%的漲幅居首。

  個股方面,渤海節能環保板塊中,除眾合科技、新綸科技以及水務運營板塊少數個股如武漢控股、國中水務等下跌外,其余個股均以上漲報收,其中今年內上市

  的次新股博世科、環能科技分別以上漲698.0%和412.1%位居漲幅榜前2位,籌劃實施吸并重組的城投控股則以262.6%的漲幅緊隨其后。

從估值方面看,截至12月25日,渤海節能環保板塊(TTM整體法,剔除負值)市盈率為47.68倍,相比年初增加了22.8%,相對滬深300的估值溢價率則為257%。目前板塊估值相對較高,不具備明顯優勢。

  1.2.行業盈利表現較優,全年較高增速可期

  在政策持續加碼、監管執法強化以及創新模式推動等作用下,環保訂單加快釋放并實現業績兌現,行業整體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前3季度,渤海節能環保板塊,整體盈利增速約16.6%,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速高8個百分點。各細分子行業板塊,除水處理(含水務運營和水處理工程及設備)、固廢處理盈利增速與去年同期增速相比略微降低外,其余子板塊中,大氣治理和環境監測盈利增速分別為53.2%和31.2%,分別比各自去年同期增速增加了約34個百分點和11個百分點;而工業節能板塊盈利增速-8.4%,下滑趨勢明顯減緩。在個股方面,前3季度,近一半的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超過30%,其中約28.0%的個股盈利增速則超過50%。所有上市公司中,除國中水務因核心管理團隊出現重大變動等原因,導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外,其余的凈利潤均為正數。從目前國家推進環境治理的力度來看,我們認為行業全年業績大概率將實現較高增長,同時,考慮到環?!笆濉币巹澥展僦甑臎_刺效應,預計行業全年業績增速有超預期的可能。

  1.3.立足三大環境戰役,布局開局之年

  “十二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把環境保護擺到更加重要的位臵,加快建立、完成政策法規體系,強力推進污染治理。在頂層設計方面,“大氣十條”、“水十條”相繼發布,全面打響了大氣和水環境領域的污染治理;而“土十條”正加快制定,政策的推出則將為土壤污染防治開啟全新的局面。同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出臺,方案明確構建起由8項制度構成的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改革總方案的實施,有望破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并將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和環境保護的開展。在加強環境法治方面,《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修訂通過并頒布,同時,環保部正加快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系列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工作,環境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善則為環境治理的開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依據。我們認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在環保頂層設計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構建,為我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深入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大環境治理,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重要任務。

  “十三五”期間,環境保護將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氣水土三大行動計劃有望全面推進深入實施,在此帶動下,環保行業將延續高景氣度。我們看好行業中長期發展。作為環?!笆濉遍_局之年和全面推進治污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2016年預計環境治理將重點圍繞三大環境戰役展開,各重點治理細分領域有望獲政策持續加碼推動而加速發展。因此,建議以三大行動計劃為主線,著眼于市場潛力大、行業發展將提速的細分領域,來把握相關的投資機會。“水十條”實施方面,看好排放標準趨嚴將催生高景氣度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領域,以及水價改革+國企改革+PPP模式推進共振下加速發展的水務市場;“大氣十條”推進上,看好在全面提速擴圍政策下市場即將爆發的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市場,以及政策持續加碼下,景氣度不斷提升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細分領域;“土十條”方面,看好政策落地所將開啟的土壤修復市場空間。

  2.水處理行業:看好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與水務市場發展

  2.1.排放標準將收嚴,城鎮污水處理廠或掀改造高潮

  更嚴排放標準醞釀推出,污水廠大規模提標改造即將到來

  2015年11月,環保部發布《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啟動標準修訂稿意見征求程序。相比現行排放標準,此次修訂標準大大收嚴了污染物排放要求,其變化主要體現在:1)新修訂標準將對污染物控制項目進行擴容,其中基本控制項目在現行標準19項的基礎上,增加總鎳和苯并(a)芘2項,達到21項;選擇控制項目則由現行標準的43項擴展至82項,新增加項目主要集中在金屬類與農藥類等項目上。擴容后,污染物控制項目將由現行標準的62項擴展至103項。2)新修訂標準在基本控制項目排放限值方面,將新增特別排放限值,特別限值與將與現行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IV類水對接。3)新修訂標準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標準;自2018年1月1日起,敏感區域內的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標準;生態環境承載力脆弱地區的城鎮污水排放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執行的地域、時間由國務院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或省級人發政府規定。

  我國目前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執行一級A標準的比例較低,多數執行的則是一級B及以下的標準。截至2014年8月,住建部實時管理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共有3,900座,日處理能力1.55億立方米。其中,一級A污水廠約860座,日處理能力2,925萬立方米。一級A污水廠的數量占比約22%,若按日處理能力計,則比例不足20%。這意味著全國尚有約8成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排放標準低于一級A。因此,新修訂標準落地后,有望掀起大規模的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熱潮,同時,根據新標準的時限要求,2016-2017年將迎成為改造的高峰。

千億潛在改造市場待釋放,未來2年需求或超400億

  根據住建部數據,目前約有3,000座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低于一級A標準,其污水日處理能力為1.258億立方米,暫不考慮特別排放限值要求,若以一級A作為統一改造標準,改造成本以從一級B提升到一級A的標準、按單價750元/立方米估守估計,則初步匡算完成所這些污水廠改造所需的投入為943億元。假設現有3,000多座污水廠中敏感地區污水廠的處理能力占比為50%,則敏感地區現有污水處理廠完成全部提標改造,對應的市場規模為472億元,這部分需求預計將于未來兩年集中釋放。

  2.2.PPP+價改+國改共振,水務市場再迎發展新機遇

  PPP模式推升水務行業景氣度

  作為當前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為新一輪城鎮化籌資的重要手段,PPP模式的推廣被寄予厚望。自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以來,相關政策密集發布,對PPP模式推廣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國家加快開展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并積極推動示范項目效應的充分發揮。隨著國家出政策與抓落實并舉的推進,PPP模式在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正加快發展。

  水務領域由于具有較清晰的盈利模式,正成為PPP模式推廣的優先和重點領域。

  在財政部首批30個PPP示范項目中,環保類項目共15個,其中供排水項目為12個,占比達到80%;第二批206個示范項目中,環保類項目共66個,其中供排水項目27個,占比超過40%。此外,在國家發改委推介的兩批PPP項目庫中,供排水項目同樣在環保類項目中占多數。而隨著政策的持續引導和推動,越來越多的水務PPP項目開始落地。我們認為,PPP模式的推廣,將加速潛在水務項目需求的釋放,進而將不斷推升水務行業的景氣度。

水價改革有望提速,價格機制的完善將增強行業盈利能力

  目前我國水務行業整體盈利狀況不佳。根據Wind資訊統計,2015年10月,全國1,134家規模以上自來水生產企業中,虧損企業占比超過接近30%,行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僅6.47%,盈利能力偏低;同時,342家規模以上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企業中也有約16%的企業出現虧損。而隨著原材料、人工、電費等成本的不斷上升,水務行業盈利空間或將被進一步壓縮。為確保水務行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水價改革、理順價格機制已勢在必行。

  2015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到2020年,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價格調控機制基本健全。同時,要求完善環境服務價格政策,合理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不應低于污水處理和污泥處臵成本;并要求全面實行居民用水階梯價格?!耙庖姟边M一步明確了價格機制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或將加快推動我國水價形成機制的完善,利好水務行業發展。隨著水價改革的推進,價格機制的有效發揮,水務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有望獲得提升。

  國改開啟行業持續成長空間,關注混合所有制改革

  由于公用事業屬性,水務行業的地方壟斷性強,市場化程度較低,傳統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使得行業運行效率較低、盈利能力偏弱,但這也意味著行業通過改革提質增效的空間較大。目前,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文件已正式發布,全面推進國企改革的號角吹響,預計隨著后續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的出臺,國企改革進程還將加快。而受益于改革的逐步深化,水務行業有望持續開啟新的成長空間。

  作為地方政府水務環保資源整合平臺,國有水務上市公司推進改革的預期較為強烈。根據國有企業改革的總體部署,我們持續看好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水務公司的推動作用,通過引入各類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推動集團公司整體上市以及實施并購重組將使水務公司加快做強做大。

  3.大氣治理:看好超低排放和VOCs治理

  3.1.大氣環境:形勢依舊嚴峻,加大主要污染物治理勢在必行

  2015年第三季度,環保部監測的74個重點城市中空氣質量超標天數比例超過20%的城市占比達43.3%,其中超標比例超過50%的達6.8%。超標天數中以O3為首的污染物的天數最多,其次是PM2.5。三大重點區域,京津冀區域(13城)、長三角區域(25城)和珠三角區域(9城)空氣質量超標天數比例超過20%的城市占比分別達到76.9%、52.0%和33.3%。全國大氣環境形勢總體依舊不容樂觀。而今年入冬以來,北方地區頻繁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則再度突顯大氣環境問題的嚴峻性。

  從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看,2014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別為1,974萬噸和2,078萬噸,而PM2.5和O3形成的重要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排放量估計也在2,000萬噸以上。依然龐大的污染物排放量,或遠超環境容量,成為大氣環境質量無法根本性改善的原因。因此,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加大治理力度、加快削減這些主要大氣污染物尤為關鍵,也將是迫切需求。

3.2.煤電超低排放:全面提速擴圍,市場將迎爆發增長

  超低排放全面提速擴圍,政策加碼催生高景氣度

  12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在2020年前,所有現役電廠每千瓦時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設電廠平均煤耗低于300克,東、中部地區要提前至2017年2018年。根據此次會議精神,12月11日,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是煤電領域超低排放改造計劃的全面升級。

  在超低排放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到 2020年,全國所有具備改造條件的燃煤電廠力爭實現超低排放。全國有條件的新建燃煤機組達到超低排放水平?,F役煤電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東、中部地區分別提前至2017年前和2018年前完成,西部地區在2020年前完成。力爭在2020年前完成改造5.8億kW。工作方案同時明確將在電價補貼、發電量獎勵、財政、融資等7大方面對超低排放改造給予支持。與2014年9月出臺的《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行動計劃”)相比,工作方案在超低排放改造時間和目標任務上均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超低排放改造提速擴圍將全面推進。政策的再度加碼,必將催生超低排放領域高景氣度。

  千億市場加速啟動,未來兩年或集中爆發

  截至 2013年底,我國在役煤電裝機約8.0億kW(東、中、西部地區占比分別約為46%、27%和26%),其中30萬kW及以上機組容量約占煤電全部裝機容量80%,共6.4億kW。根據中電新聞網數據,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燃煤機組裝機約0.16億kW,假設2015年完成0.5億kW機組改造,則未改造的30萬kW以上煤電裝機為5.7億kW,按超低排放脫硫、脫硝及除塵改造成本分別為80元/kW,80元/kW和40元/kW測算,潛在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市場容量為1,140億元。若根據2020年前完成5.8億kW改造任務測算,則“十三五”期間,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市場規模為1,018億元,其中脫硫、脫硝和除塵改造規模分別為411億元、411億元和206億元;由于東、中部地區改造任務計劃提前,預計改造市場將在2016-2017年集中爆發,預計市場規模分別達504億元和288億元。

  3.3.VOCs治理:政策助力推動,行業發展加速可期

  行業規模仍較小,發展處于起步成長階段

  較長時間以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主要是放在除塵、脫硫和脫硝方面,對于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治理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政策法規、監測標準及制度管理體系等不健全,我國VOCs治理行業發展遲緩,產業規模較小。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的調查估算,2014年全國VOCs治理行業總產值約70多億元,雖同比有較快增長,但規模尚不足百億、仍舊很小;而在2009-2013年的5年間,行業總產值僅在15-40億之間,年復合增長率則在20%左右。總體而言,目前我國VOCs治理行業正處于起步成長階段。

政策密集推出,行業將步入提速發展期

  2010年5月,國務院《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首次將VOCs列為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污染物,提出加大VOCs污染防治。2012年環保部發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重點區域VOCs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開,并實施重點工程項目。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出臺,頂層設計則為VOCs治理明確進一步的方向和要求。按照“大氣十條”相關要求,國家加快了完善VOCs污染防治政策法規以及相關標準體系的制修訂工作。2015年8月,《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式修訂通過,新修訂法首次將VOCs納入防治范圍,為VOCs的治理和行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15年1月,環保部發布《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3項標準,使VOCs相關標準增加至15項,同時有近20項行業VOCs排放標準則在制訂中,VOCs防治標準體系加快完善。2015年6月,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試點辦法”),將于2015年10月1日起,對石油化工行業和包裝印刷行業征收VOCs排污費;而在地方上,根據“試點辦法”北京和上海率先制定了相關的VOCs收費辦法,北京最高收費標準40元/千克,上海則將分三階段收費,從10元/千克逐步提升至20元/千克。排污收費的實施,將倒逼排放企業加大VOCs的治理力度,從而將加快推動包括治理基礎與保障的監測細分領域在內的整個VOCs治理行業的發展。此外,環保“十三五”規劃,或將對VOCs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并納入約束性指標,政策的再度加碼,則有望使VOCs治理(包括監測細分領域)行業在“十三五”期間迎來爆發式增長。

  重點領域監測+治理潛在市場規模超千億

  從目前出臺的政策看,石油石化、包裝印刷等行業已被列為VOCs防治重點和優先領域,隨著政策的推進,這些行業的VOCs治理將加快展開。僅考慮石油石化和包裝印刷兩個重點行業,我們測算VOCs監測+治理的潛在市場空間約1,100億元,其中預計“十三五”期間市場規模約750億元。

  監測市場:對于石油石化行業,目前全國主要化工園區和以石油和化工產業為主的工業園區約為500家,以每家園區平均入駐企業40家,平均每家企業配備1套VOCs在線監測系統,按系統設備單價150萬元/套測算,則石油石化行業VOCs監測設備潛在市場規模約為300億元。對于包裝印刷行業,目前全國規模以上印刷企業約5,000家,同樣以每家配臵1套在線監測系統測算,行業對監測設備的潛在需求規模為75億元。因此,石油石化行業與印刷行業的VOCs監測系統潛在市場規模約375億元。若“十三五”期間,70%的石油石化企業及印刷企業加裝VOCs監測系統,則對應的市場規模合計約263億元。

  治理市場:對于石油石化行業,按每家企業配臵1套VOCs治理設施,假設設備單價300萬元/套,測算出對應潛在市場規模為600億元。對于印刷行業,同樣按每家企業配臵1套治理設備、設備單價200萬元/套估算,行業潛在市場規模為100億元。因此,預計石油石化行業與印刷行業的VOCs治理設施投入需約700億元。若“十三五”期間,70%的石油石化企業及印刷企業新增治理設施,則對應的市場規模合計為490億元。

  4.土壤治理:“土十條”即將落地萬億修復市場待開啟

  4.1.總超標率近兩成,土壤質量形勢嚴峻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國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調查范圍涉及除港澳臺外的陸地國土,調查點位覆蓋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實際調查面積約630萬平方公里。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其中中重度污染點位占2.6%。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該類型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

  從污染物超標情況看,無機污染物中以五毒重金屬(鎘、汞、砷、鉛、鉻)以及銅、鋅、鎳等為主,其中鎘污染最為嚴重,點位超標率達7.0%,其次是鎳污染,點位超標率為4.8%。有機污染物中則以滴滴涕、多環芳烴、六六六3類物質為主,其點位超標率分別為1.9%、1.4%和0.5%。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中,土壤點位超標率均在一成及以上,其中耕地土壤受污染比例最高,點位超標率達到19.4%(其中,中重度污染2.9%),主要的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和多環芳烴。截至2013年底,我國耕地面積約20.27億畝,由此計算受污染耕地數量約達3.93億畝,其中中重度污染面積約5,880萬畝。

  在所調查的8類典型地塊及其周邊土壤中,重污染企業用地、工業廢棄地以及采礦區的土壤點位超標率均超過30%;同時,工業園區的土壤點位超標率為29.4%,接近30%。

此外,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鎘、汞、砷、鉛 4種無機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步升高的態勢??傮w而言,我國土壤環境狀況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日趨嚴重的土壤污染已對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農產品生態安全以及人體健康等構成威脅,其防治已勢在必行。

  4.2.土壤修復市場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持續有效的商業模式制約行業突破發展

  相比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由于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長期以來,其所受到的關注度較低,加之政策扶持力度不夠,治理投入資金有限,目前我國土壤修復以試點示范項目為主,且大多數為場地污染修復,市場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根據江蘇?。ㄒ伺d)環保產業研究院(JIEI)數據統計,2013年,我國土壤修復市場公開招投標和簽約的修復工程項目28項,投資金額約15億元;2014年,我國(大陸地區)已開展、完成和招投標過程后中標的土壤修復項目40項,投資金額約17億元;2015年至今,我國公開招投標的土壤修復項目32項,投資金額約23億元。從招投標項目的數量及投資額看,近3年我國土壤修復市場發展處于相對平穩狀態,投資額雖有所增加,但規模仍舊較小。從土壤修復項目的類型分布來看,2014年和2015年,場地修復項目占比分別達82.1%和78.6%,試點主要集中在場地修復,而耕地修復、礦區土壤修復等占比則較低。

  除一些具備較大商業價值的城市棕色地塊或能找到明確責任主體的工業污染場地,分別由受益開發商或污染主體承擔治理投入外,目前國內所開展的土壤污染修復項目,大多數仍主要依賴政府財政出資。根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統計,2013年全國土壤修復項目數量總計為42個,其中政府項目19個,企業項目23個,資金來源主要為國家專項資金,融資渠道單一。從我國土壤污染的現狀看,修復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單靠政府財政負擔完成治理任務顯然并不現實。但由于目前土壤修復領域尚無清晰的盈利模式,社會資本多處于觀望狀態,資金瓶頸制約著行業實現突破性的發展。因此,探索并建立持續有效的商業模式已成為土壤修復治理的關鍵和迫切需求。

  4.3.政策法規體系建設加快,“土十條”將助力市場發展突破

  鑒于土壤污染問題的日益加劇,國家對土壤污染的防治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在土壤立法、政策制定、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推進力度,相關文件頻繁出臺。

  1)立法方面:2014年4月修訂通過的《環境保護法》增加了土壤修復的內容。同時,對于土壤保護的專門立法已列入本屆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由環保部牽頭組織起草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目前已形成了法律草案征求意見稿,并征求了有關部門和地方意見,預計將于2017年之前出臺,屆時該法案將為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2)標準體系建設方面:2014年2月,環保部發布了《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25.4-2014)等5項污染場地系列環保標準。2015年1月,《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的修訂稿)與《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2項標準啟動意見征詢程序;8月《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技術規范》也開始進行意見征詢。系列標準的制修訂,使標準覆蓋范圍從原來的農用地土壤,擴展至居住用地、工業用地等建設用地土壤類型,標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為土壤污染防治的全面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標準基礎和技術支撐。3)政策制定方面:2011年11月國務院發布《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要求從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制度建設,強化土壤環境監管及推進重點地區污染場地和土壤修復三大方面來加強土壤環境保護。

  2012年11月《關于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下發,文件明確被污染場地再次開發利用的相關要求。2013年1月國務院發布《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2015年及2020年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的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2014年8月環保部《關于開展污染場地環境監管試點工作的通知》則進一步強化了對污染場地的監管要求。此外,2015年5月出臺的《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和10月出臺的《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方案》均明確對耕地質量的保護和進行污染土壤修復。目前倍受期待的“土十條”,據媒體報道,已提交國務院審議,預計將于2016年出臺。“土十條”將會制定土壤污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內容包括把土壤污染分類進行監管治理和保護,投入治理資金的數量、治理的具體措施,爭取到2020年土壤惡化情況得到遏制。

  我們認為,土壤保護立法的加快推進、標準體系的逐步完善、以及相關政策的持續推出,為土壤污染防治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地,即將出臺的“土十條”,作為頂層設計,將為我國的土壤污染防治指明方向,而后續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的出臺與落實則有望實質性推動土壤修復領域發展,加速潛在治理需求的釋放,持續打開市場空間。

4.4.市場潛力巨大,“十三五”規模或超6千億

  根據《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中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土壤的點位超標率,測算目前我國受污染土地面積高達15.7億畝,其中中重度污染面積約2.8億畝,潛在修復市場空間巨大。根據環保部運用國際通行模型所作的預測,我國土壤修復市場帶動的投資規模將超過5.7萬億。

  我們預計隨著“土十條”的出臺和推進,土壤修復市場發展將實現加速,但由于目前我國土壤修復領域相關技術、標準、法律法規等尚不完善,且商業模式有待破局,市場需求的釋放將會是個漸進的過程。參考美國土壤修復產業發展歷史經驗(生命周期可劃分為準備、起步、躍進和調整4個階段,其中準備和起步階段歷時較長,均在10年左右,而躍進階段持續時間較短,大概為4年;每個階段平均土壤修復資金占GDP的比例分別為0.056%、0.123%、0.70%和0.49%),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假設“十三五”期間,我國GDP名義增速年復合增長率保持8%,土壤修復投資占GDP的比重各年分別為0.05%、0.08%、0.12%、0.18%和0.25%,測算未來5年,我國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將達到6,257億元,其中2016年的規模為371億元。

  5.投資策略

  “十三五”期間,環境保護將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氣水土三大行動計劃有望全面推進深入實施,在此帶動下,環保行業將持續高景氣度。我們維持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作為環?!笆濉遍_局和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2016年預計環境治理將重點圍繞三大環境戰役展開,各重點治理細分領域有望獲政策持續加碼推動而加速發展,因此,建議以三大行動計劃為主線,著眼于市場潛力大、行業發展將提速的細分領域,來把握相關的投資機會?!八畻l”實施方面,看好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以及水務市場發展;“大氣十條”推進上,看好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細分領域成長。同時,看好即將出臺的“土十條”對土壤修復市場的推動。推薦標的:1)津膜科技(膜法水資源化龍頭,核心技術領先;加快業務模式轉型;業績有望觸底反彈)、2)碧水源(MBR膜技術龍頭,PPP市場領先者;市場開拓能力超群;訂單儲備充沛)、3)興蓉環境(區域領先的水務環境綜合服務提供商,業務拓展和國企改革有望加快);4)清新環境(火電煙氣治理龍頭,擁有超低排放核心技術)、5)聚光科技(環境監測龍頭,具有VOCs監測與治理一體化優勢)、6)漢威電子(國內氣體傳感器龍頭,收購嘉園環保切入VOCs治理領域);7)高能環境(生態屏障與環境修復解決方案提供商,土壤修復領域最純正標的)、8)博世科(工業水處理領先者,擁有重金屬修復項目經驗和土壤修復技術儲備,成立專門事業部,加大布局環境修復市場)。


來源:渤海證券 OFweek節能環保網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五月天偷拍视频久久 |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 久久99精品亚洲热综合 | 亚洲曰本欧美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mⅴ | 午夜在线欧美曰韩精品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