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污染,誰治理”的治污模式正向“誰污染,誰買單”的新路上走去,推動環保產業運營模式創新的力量來自于政府的頂層設計。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昨日發改委投資司巡視員歐鴻表示,政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排污權和碳配額交易,并支持民間資本采取私募方式設立用于環保產業的投資基金,支持環保項目采取企業債券、項目收益債券等方式籌措投資資金。
《意見》提出吸引社會投資的7個重點領域,包括生態環保、農業水利、市政設施、交通、能源設施、信息和民用空間設施、社會事業等。歐鴻稱,上述領域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社會資本進入的呼聲也比較高。但目前存在的困難是這些領域民間資本發展不夠充分,資本流入存在實際阻礙。
歐鴻介紹,很多地方在引入社會資本投資環保領域方面已經有了成功實踐,比如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在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和火電、鋼鐵脫硫脫硝等領域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設施建設運營,在為環保工程實施有效籌集資金的同時,也帶動了環保產業快速發展。
這次《意見》發布對創新環保運營機制、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機制、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等進行了全面部署。《意見》稱,要大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市場化,穩妥推進政府向社會購買環境監測服務。之前有消息稱,《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導意見》將于本月正式出臺,明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污染者付費、責任共擔、集中治理、全過程控制”四大原則。
國電清新(22.75, -0.44, -1.90%)董事長張開元曾表示,大氣治理如果沒有政策的扶持,就是誰先做誰吃虧。據業內人士稱,一些傳統重污染企業自己做環保要付出25%的成本比例,再加上近年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企業自身開發環保項目壓力陡增,一些大型企業購買服務也是看治理設施工程哪家要價最低,敷衍了事。
另外,歐鴻表示,《意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排污權和碳配額交易,加快調整主要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實行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完善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價格機制,通過金融市場發現價格的功能,有效促進環保和節能減排。
此前財政部公布的30個PPP示范項目中有15個涉及污水、垃圾處理和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此次公布的項目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分布于全國15個省市地區。據福建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稱,自從試點項目公布,就接到各地政府和企業打來咨詢政策的電話,社會反響強烈。
面對環保行業政策紅利不斷,多家證券公司研報認為,明年環保行業有望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扭轉頹勢。實際上環保行業傳統模式開展較早,但其發展一直受制于政策、法制不完善,盈利能力較弱,地方保護主義等問題。此次政府對環保領域引入社會資本投資進行頂層設計,加上即將公布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導意見》以及 500億國家環保基金,將有利于環保PPP模式的廣泛推廣。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老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