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歷史 清空記錄
分享到
“環保欽差”來了,扛著尚方寶劍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497.jpg

8月5日,環保部公布2015年上半年環境監管執法工作。2015年以來,環保部對10個城市實施約談,直接約談兩個地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協調區域環保督查中心約談長春、滄州、臨沂、承德、呂梁、資陽、無錫、馬鞍山等8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

數據顯示,僅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管轄區域,被約談后,滄州市29名、駐馬店市7名、保定市3名、承德市18名,共57名相關主要負責人被批評、警告、免職。

目前,環保部環境監察局(下稱環監局)與六大中心構成了“環保國家監察體系”。作為環保部外派的區域督查機構,督查中心被認為是打破環境問題地方保護主義、加固國家與地方環保監察體制“鏈條”的有力環節,督查人員則被稱為“環保欽差”。

8月3日,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會同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向呼和浩特市政府反饋了大氣和水環境治理綜合督查情況,直指呼和浩特存在環保責任落實不夠到位、部分企業違法違規排污等環境治理問題。

7月23日,華東督查中心也啟動了2015年第一批環保綜合督查工作,該中心主任高振寧表示,根據環保部有關綜合督查工作的統一部署,華東督查中心選取長江經濟帶的九江、嘉興、銅陵、鎮江進行環保綜合督查。

同日,西北督查中心聯合陜西環保廳,反饋對咸陽市的綜合督查情況,指出該市環保難點問題、深矛盾未得到解決,督察的每個縣(區)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環境問題。

澎湃新聞檢索公開信息發現,過去三個月內,華東、華北、華南、西北和西南環保督查中心,均在各自監管地區集中開展環保綜合督查及反饋工作,僅監管黑龍江、吉林、遼寧的東北督查中心暫無相關公開信息。

公開資料顯示,各區域環保督查中心是環保部直屬事業單位,為執法監督的派出機構,受環保部委托,承擔各區域環保督查工作,由環保部環境監察局負責聯系與指導。

曾有督查中心負責人撰文指出,督查中心大部分工作職責與地方環保部門執法檢查職責重疊,存在許多“多頭執法、重復檢查”等問題,督察工作和運行模式出現“不適應”。

不過,前述環監局負責人則表示,督查工作不代替環保執法,具體執法由地方執行,“我們只是督查”,否認督查工作遭遇了困境。

更為重要的是,在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加持下,“環保欽差”能實質性打破地方保護嗎?

專項資金安排等事宜,“參考”綜合督查結果

據2014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環保部曾對25個城市開展環保綜合督查,公開約談6個城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一份來自環保部的文件則顯示,2015年,環保部計劃對30個地市級人民政府環保工作開展綜合督查工作,并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

該文件提及,綜合督查結果將作為環保部審批、考核、評比、安排專項資金的重要依據,且納入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體系。

前述環監局負責人表示,督查結果對上述事宜的影響,“現在只是一個參考,沒有明確的規定”。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已有北京通州、河北邯鄲、河南焦作、廣東揭陽、江蘇鎮江等22地在綜合督查名單之列。

環保部原總工程師、中國環境法學會副會長楊朝飛對澎湃新聞分析,綜合督查對象多在經濟發展較好、環境問題較多的地區,督查對象的選取,可能依據相關部門的前期調研,“比如存在違法排污等問題”,也可能依據監測情況,選取近年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的地區進行綜合督查,“既然是作為重點(督查),肯定掌握了一定的材料”。

環監局前述負責人介紹,環保綜合督查的開展,是依據新《環保法》所規定的,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上級政府對下級執行環保法律法規進行監督,“基本是隨機選擇督查對象”。

前述環保部文件顯示,2014年底,環保部印發《環境保護部綜合督查工作暫行辦法》,根據該辦法的相關要求,環保部對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環境保護責任情況,進行綜合督查,并按督查結果進行約談、掛牌督辦、區域限批、行政處罰、移交移送等措施,地方政府則需根據督查意見制定整改方案,及時整改,并按時向環保部報送整改情況。

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文件,并指出,要把環境問題突出、重大環境事件頻發、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的地方作為先期督察對象,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對問題突出的地方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責任。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前述《環境保護部綜合督查工作暫行辦法》和《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目前均未公開發布。

東北督查中心“成績單”尚未公開

據《嘉興日報》報道,督查組將通過座談調研、調閱資料、現場督查、接受群眾舉報等形式開展綜合督查工作,指定專人受理環境問題舉報,并公開舉報電話。

西北督查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則對澎湃新聞介紹,中心針對區域情況,將綜合督查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報環保部批復后啟動工作,并進行明察暗訪。是否約談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也需結合當地情況,報環保部批示后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華東、華北、華南、西北和西南五大督查中心密集開展環保綜合督查工作之余,東北督查中心的相關信息卻稍顯冷清,暫未有綜合督查工作內容公開。

并且,該中心目前未設官方網站,難以查閱其公開信息。澎湃新聞致電該中心了解綜合督查相關工作情況,接線工作人員表示“已經開展”,但無外網公開信息,具體情況“不便透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認為,一般情況下,各督查中心應進行信息公開,“但有可能各區發展不均衡”。

環監局前述負責人透露,東北督查中心曾對吉林長春開展環保綜合督查工作,但該中心的“信息中心正在建,所以官網還沒有出來”。

一位環保部內部人士則對澎湃新聞分析,據其了解,東北環保督查中心與地方關系“比較和諧,沒有什么大動作”。

該人士介紹,目前所開展的綜合督查工作仍處于暫行試點狀態,“并不是正式的制度”,各中心開展執法工作,與所在地區的環境問題有關,“跟派出去的人也有關,要看地方上是否配合”。

楊朝飛認為,督查中心與地方“關系和諧”的情況,也許會客觀存在,“中心的干部都在當地,關系如果處不好,將來可能會’穿小鞋’,不過總的來說環保部會有一個基本評價,誰不能干,可以調離”。

不過,楊朝飛指出,環境督查工作的相關程序和條件、約談制度應不斷完善并公開,“讓地方政府和企業也能知道,(環境問題)到這一步了,可能會面臨督查或約談,要為重污染企業的退出建立長效機制”。

環保“欽差”與地方事權不清,督查工作出現“不適應”

在2015年開展的環保綜合督查工作反饋中,被督查地均有環保不達標企業被點名,并責令整改。

北京通州收到督查反饋,2014年PM2.5平均濃度明顯高于河北廊坊市區和三河市;督查發現,河北邯鄲地下水嚴重超采區達4千余平方公里、治污工程建設嚴重滯后。

陜西咸陽則是環保部門“單打獨斗”局面未有大改觀,政府及相關部門職責還有待加強;甘肅天水環境質量形勢“不容樂觀”,其二氧化氮年均濃度上升了60%、2015年前4個月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超標85.7%……

實際上,作為環保部外派的區域督查機構,督查中心被認為是打破環境問題地方保護主義、加固國家與地方環保監察體制“鏈條”的有力環節,督查人員則一度被稱為“環保欽差”。

高振寧在2006年曾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他回憶,區域督查機制始于前環保總局局長謝振華任期。面對日益增多的區域性、流域性環境問題,解振華提出,打破原有行政區域的環保管理劃分,按自然區域原則成立全新的跨區域環保管理體制。

2002年6月,經濟發展最熱的華南、華東地區先后試點區域督查中心,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被認為加速了區域督查制度的建立,2006年7月,環保總局正式發文,相繼設立了華東、華南、西北、西南、東北五處環保督查中心。

2008年12月,監管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的華北督查中心相繼成立,基本形成目前的6大區域督查中心格局,時任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掛牌會上表示,環保部環監局與六大中心構成了“環保國家監察體系”。

據環保部官網介紹,各區域督查中心受環保部委托開展工作,但不指導地方環保部門業務工作,由環監局歸口聯系和業務指導,其主要工作職責包括“監督地方對國家環境政策、法規、標準執行情況”、“承辦重大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案件的查辦工作”、“承辦跨省區域和流域重大環境糾紛的協調處理工作”等。

國家監察與地方環保執法的結合,逐漸改善了以往的環境保護問題。

《中國青年報》2008年報道,曾有基層環保工作人員自述“三不查”:開發區不敢查,重點保護企業不敢查,領導不點頭的不敢查;還有的說,領導不批示的不查,媒體不曝光的不查。

四年后,湖北地方環保局刊發的文章內容,似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隔空回應——2012年底,華南督查中心成立十周年,湖北荊州市、洪湖市環保局聯合撰文指出,區域督查機構開展的“全面、深入的集中督查”工作,幫助地方環保部門解決“想管管不了、想查不敢查、查了處不了”的環境問題。

另一方面,隨著環境保護政策和方式的轉變,區域督查工作也逐漸從“長時間維持對企業和項目的督查層面”,轉變為“以督政府為主”。

公開報道顯示,僅2015年上半年,山東臨沂、山西呂梁、河北滄州、保定、承德、河南駐馬店、鄭州、江蘇無錫、安徽馬鞍山、四川資陽、達州的主要政府負責人,均因督查發現環境問題,被環保部約談。

不過,區域督查中心也面臨著督查工作發展所帶來的新難題。

7月29日,西北督查中心主任趙浩明等人在《中國環境報》發表文章指出,隨著地方政府環保職責明確、環境監管執法的強化,區域督查中心的督察工作、運行模式也出現“不適應”。

其具體指:督查中心工作職責大部分與地方環保部門執法檢查職責重疊,事權層級劃分不清,存在許多“多頭執法、重復檢查”現象;督察發現環境違法問題,督查中心只有檢查、調查和建議權,“缺乏相應的制約手段”;盡管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環保政策、法規,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并不明確,國家環保督察職責未執行到位。

趙浩明等人在文中建議,盡快修訂《環境保護部區域督查派出機構督查工作規則》,明確劃分中央和地方執法監督檢查事權,賦予區域督查中心一定的督辦權,以及對地方政府及企業集團的約談權,并制定環保督察機構責權清單、督察工作制度等。

不過,前述環監局負責人否認督查工作遭遇了困境,他對澎湃新聞表示,“督查工作不代替正常的執法,具體執法由地方執行,我們只是督查”。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亚洲欧美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在线观看亚洲一级影视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 五月天AV免费在线观看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 | 在线看黄a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