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歷史 清空記錄
分享到
陳吉寧的《“十二五”生態環境保護成就報告》都說了啥?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10月9日上午9時,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圍繞“十二五”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就作了主題報告。他先用兩句話把環保工作做了定位:第一句話,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句話,生態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主力軍。他聲言,報告重點講三個問題。第一個,是“十二五”以來,我們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認識、新部署和新要求。第二,是在這樣一個新的部署下,我們“十二五”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三,因為今天是面向公眾,我想講一下保護生態環境需要全社會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行動。

陳吉寧表示,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統籌處理好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當前與長遠、國內與國際等多重關系,“十二五”期間,我國的發展方式還是比較粗放,產業結構依然偏重,能源消費總量不斷攀升,在此大背景下,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一系列新認識、新部署和新要求,取得了一定成就。

下文根據陳吉寧報告內容整理(選摘)。

十二五期間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有下降

“十二五”期間,我國的環境問題正在發生積極變化。據前四年數據累計,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10.1%、9.8%、12.9%和8.6%。今年上半年,四項污染物排放量繼續較大幅度下降,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可以非常欣慰的說,經過“十二五”的努力,我們今天的酸雨面積已經恢復到上世紀90年代水平,這是個了不起的進步。

水方面,大眾首先關心的是COD的問題。COD排放量下降推動了主要江河水環境質量逐步好轉,重要的標志是劣Ⅴ類斷面比例大幅減少,由2001年的44%降到2014年的9.0%,降幅達80%。2014年,全國五種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排放總量比2007年下降五分之一,且重金屬污染事件由2010-2011年的每年10余起下降到2012-2014年的平均每年3起。

PM2.5方面,盡管我們PM2.5污染非常嚴重,但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治理PM2.5的發展中國家。在PM2.5治理上,我們也取得了積極進展。2014年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11.1%。今年前8個月,京津冀地區PM2.5平均濃度與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29%;北京達標天數增加23天,重污染天數減少22天。

我們不僅在解決國內的環境問題,也在為解決國際環境問題作出重大貢獻,如臭氧層保護。30年來,全球淘汰98%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使用,結果是全球的臭氧空洞已經開始縮小,這是科學驗證。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是作出重大貢獻的。我國頒布實施《中國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國家方案》,制訂25個行業的淘汰行動計劃,關閉相關淘汰物質生產線100多條,在上千家企業開展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轉換,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25萬噸,這個數占到發展中國家淘汰總量的一半以上。

環保成果得益于新政策、硬措施

陳吉寧認為,之所以“十二五”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是由于國務院發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大氣十條》明確了2017年及今后更長一段時間內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提出綜合治理、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技術創新、調整能源結構、嚴格依法監管等10條35項綜合治理措施,重點治理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水十條》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原則,確定了10個方面238項措施。這樣宏大的污染治理計劃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前所未有的。

此外,我們還用硬措施來應對硬挑戰。“十二五”以來,全國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4800萬噸/日,約可新增服務人口3億多人;累計污水處理能力達1.75億噸,跟美國的處理能力相當,已成為全世界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們完成3.2億千瓦火電機組新建或改造脫硫設施,脫硫機組累計達8.2億千瓦,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96%;6.6億千瓦火電機組新建脫硝設施,脫硝機組累計達7.5億千瓦,占煤電總裝機容量87%。完成煤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8400萬千瓦,約占全國煤電裝機1/10,正在進行改造的超過8100萬千瓦。2014年全國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超過600萬輛,超過2011-2013年三年的總和。在“十二五”期間,還建成了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空氣質量監測網,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部具備PM2.5等六項指標監測能力。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在這么短的時間,用這么大的工程和投入治理污染。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可以共贏

陳吉寧表示,隨著污染治理進程的加快推進,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也在深化。他認為,如果經濟發展一味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種發展不算什么本事也難以持續;但是也不能說環保上去了、經濟下來了,對環保人來講這也不算本事。處理好它們的關系,可以讓我們的發展質量更好,實現共贏。浙江省鉛蓄電池行業環境整治及山東臨沂事件就是兩個典型案例。

浙江省鉛蓄電池行業環境整治。2011年開始,浙江省對鉛蓄電池行業開始嚴格環境執法。面臨巨大壓力和質問,省委省政府、環保部門堅定的做下去,關閉淘汰鉛蓄電池企業224家,淘汰率達82.1%。經過四年,不僅企業周邊的水氣環境明顯改善,整個浙江省的鉛蓄電池行業總產值不降反增,比2011年整治前增長41.3%,利潤增長75%,整個行業脫胎換骨轉型升級成效非常明顯。

山東臨沂事件。臨沂過去幾年發展是一個粗放型的城市發展路徑,是以犧牲環境來換取增長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后來臨沂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領導小組,對多年來超標排污、政府管不了的,治理不到位的積累下來的57家企業實施停產治理,對412家企業依法限期限產治理;制定中心城區工業企業“退城進園”方案,倒逼污染行業轉方式調結構;同時要求各縣區政府建立幫扶小組,進行幫扶指導,不是一關了之,要幫扶,要指導,要扶持他們去做轉型。經過治理,臨沂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治理的同時,經濟不降反增,上半年臨沂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61.3億元,增長12.3%,高于山東省平均增幅(9.1%),增幅居山東省第3位。

規劃、環評、標準、調整組合拳確保“預防為主”

陳吉寧表示,污染預防是環保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其措施主要包括開展戰略和規劃環評、嚴格項目環評、注重標準引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應打好這套組合拳。

在開展戰略和規劃環評方面, “十二五”期間環保部相繼完成五大區域戰略環評(環渤海沿海地區、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成渝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戰略環評、西部大開發戰略環評和中部地區發展戰略環評,涉及全國25個省近180個地市,涉及全國一半以上國土面積(505萬平方公里),涉及總人口7.13億人、經濟總量17.37萬億元,分別占全國的52.8和40.9%。國家層面已開展360多項規劃環評,83個產業園區的重點產業規模、功能布局得到優化調整;沿海港口避讓各級自然保護區34處,取消敏感岸線開發173公里,削減圍填海面積224平方公里;水電開發減少25個梯級布設,多保留1170多公里天然河段,天然河段保留率提高了30個百分點;流域綜合治理取消30余個梯級電站和7個水庫建設,將8段河谷區,17個河段和支流劃為水利水電開發紅線嚴格保護;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取消或調整了位于54處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敏感目標內的航道建設內容。

在嚴格項目環評方面,項目環評就是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進行預測評估,提出應當采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十二五”以來,國家層面對151個不符合條件項目環評文件不予審批,總投資7600多億元,涉及交通運輸、電力、鋼鐵有色、煤炭、化工石化等行業。這些不予審批的項目,有的選址不合理、區域無環境容量、生態環境影響大或存在環境風險;有的不符合規劃或者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等區劃要求;也有的環境措施不完善,不符合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有的現有工程存在突出環境問題或存在“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違法行為。

在注重標準引導方面,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為實現環境質量目標而對污染物排放作出的限制,是環評審批和日常環境監管的直接依據。“十二五”以來,國家共發布了火電、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46項,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執行更加嚴格的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也就是在國家標準之下,如果是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有更嚴格的特別限制排放的要求。“十二五”期間,環保標準已經成為淘汰落后產能的有力依據、成為促進技術創新和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山東省以地方標準引領造紙行業轉型升級。

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國家進一步加大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2014年,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下降近4%、19%、18%,落后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擴張勢頭得到遏制。2011-2014年,全國淘汰鋼鐵1.55億噸、水泥6億多噸、造紙3266萬噸,分別是“十二五”目標任務的1.6倍、1.6倍、2.2倍,“十二五”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提前一年完成。節能環保產業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占GDP的比重達到6.5%以上。產業結構升級帶來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的大幅降低和資源能源效率的大幅提升。“十二五”前四年,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COD排放強度下降36%(由18.4噸/億元下降至11.8噸/億元),單位工業增加值氨氮排放強度下降40%(由1.5噸/億元下降至0.9噸/億元),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3.4%,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6%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的用水量降低24%,資源產出率提高10%左右。

政策法規體系建設逐步加強

“十二五”期間,環保部依靠制度和法治加強環境保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已作出頂層設計,明確構建起由8項制度構成的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將以“1+6”方式推進。

在完善環保制度方面,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日臻完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建立了區域大氣污染協作機制,水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正在建立中。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穩步鋪開,11個試點省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累計超過76億元,對優化環境資源配置、減少污染物排放起到了重要作用。發布了《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健全綠色信貸信息共享機制。積極推進環保費改稅,《環境保護稅法》已經開始向社會征求意見。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從2007年至今,投保企業已經超過2.5萬家次,保險公司提供的風險保障金累計超過600億元,一些典型理賠案例在社會上贏得良好反響。

在加強環境法治方面,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為標志,環境保護的立法和執法取得明顯進展。為加強與新《環境保護法》的銜接,環保部正在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的制(修)訂進程,積極推動環境影響評價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條例、排污許可條例、環境監測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工作。

《環境保護法》是環境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取得諸多突破和創新。比如:將“環境保護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修改為“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實現了兩者關系重大調整和創新。再比如:環境保護領域“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問題曾長期存在,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規定了按日計罰制度,就是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行政機關可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過去是處罰一次就完了。社會各界對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給予積極評價。

新《環境保護法》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環保部把今年確定為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年,專門出臺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工和舉措。制定實施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辦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對新法賦予監管權力和手段進行細化,為基層環境執法提供指導和規范。今年1-8月,全國范圍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405件,罰款數額近3.3億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共2400件;實施限產、停產案件共1524件。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全國共檢查企業100余萬家次,責令停產近2.3萬家,關停取締1.5萬余家,罰款3.5萬余家。由單純“督企”向綜合“督政”轉變,組織對19個市(區)開展綜合督查,先后約談13個城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督促地方政府及有關單位切實履行環境保護職責,推動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

加強信息公開  保障群眾的監督權

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是公眾參與的重要保障。我們及時主動公布空氣、水環境質量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環境信息,發布重點排污企業和違法排污企業名單。全面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實現報告書(表)全本公開、政府承諾文件公開、審批決定公開、環評機構和人員誠信信息公開。出臺了《關于推進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的指導意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拓寬群眾參與渠道和參與范圍。

另外,拓寬信訪舉報渠道,保障群眾的監督權。2014年,我部接待來信來訪數量達到4.4余萬件次,日均120多件,是2010年的近1.7倍;處理群眾來電及網上舉報近3.9萬次,日均106次,是2010年的1.67倍。今年6月5日環境日,我部開通“12369”環保微信舉報,僅3個月就接到6千余條舉報信息。數量攀升的背后,是公眾監督意識的快速覺醒。

總體來看,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環保的氛圍更加濃厚。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干部做好生態環保工作的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很多地方黨委、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公眾生態文明意識顯著提升,更加關注和支持身邊的環境污染治理,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的行為更加自覺。

期待技術創新及全民參與

陳吉寧認為,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必須依靠技術創新和觀念轉變。

一是大力推進技術創新。陳吉寧認為,創新不一定都是高、大、難的事。創新有很多類,既有微軟、谷歌、蘋果等公司的高科技創新,也有我們身邊力所能及的很多創新,從身邊出發,從細節出發,一些小變化也會帶來大效果。

二是倡導全民參與。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全社會共同享有,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每個人,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既是良好生態環境的享有者,也是建設者。每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就會產生巨大力量。


來源:E20環境平臺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一级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视频 | 中文字幕第63久久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成人一区精品高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