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破除傳統模式
取消傳統的沿街果皮箱設置,代之以商戶自主垃圾分類、循環定時統一收運、行人將垃圾帶回家、快速保潔車輛道路保潔,避免垃圾亂丟亂倒。
嚴格垃圾干濕分類
聘請第三方通州京環公司根據沿街商戶經營類別、規模分別配發240L、120L、50L垃圾桶,促進商戶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嚴格干濕分類,通州京環公司與餐飲商戶簽訂“餐廚收運協議”(政府免除末端處理費),對餐廚垃圾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單獨運輸和資源化處理。
循環定時統一收運
針對商戶自行收運帶來的垃圾難以分類、無序堆放、混合清運、餐廚垃圾去向不明等弊端,通州京環公司沿街配備一輛電動桶裝生活垃圾收運車和2名保潔人員,按照“一日兩清”標準,采取循環式收集方式,統一對沿街商戶生活垃圾,在上午兩個時間段和下午兩個時間段上門分類收取,運至喬莊北街壓縮式垃圾收運站,再由餐廚車或密閉式清潔車分類清運。
宣傳激發行人自覺
通過主流媒體、條幅標語、街頭引導等多種方式加強宣傳引導,逐步養成居民和行人“將垃圾帶回家”的行動自覺和習慣。同時,在適應期安排保潔員使用快速保潔車加強試點街沿途道路保潔。
智慧系統激勵支持
貫徹“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理念,完善垃圾智慧分類云平臺管理系統,定點設置再生資源回收柜,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積分獎勵和兌換機制,鼓勵經營商戶注冊建立“北京藍*生態卡”賬戶,根據商戶自主再生資源分類投放量進行積分,通過微信、APP平臺登錄積分商城兌換生活用品、代金券、折扣券等。
合力進行監督檢查
市政、環衛、城管、食藥、工商等職能部門打破“九龍治水”行業壁壘,整合力量、形成管理合力,共同對沿街商戶、居民進行宣傳培訓并對垃圾不落地效果進行監督指導,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
未來計劃與目標
6月1日啟動首日,垃圾不落地示范街共回收餐廚垃圾160公斤、再生資源6公斤、其它生活垃圾50公斤。該試點成功后,將更大范圍進行推廣。至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區餐廚垃圾集中收集及資源化處理率將達80%;全區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率達65%,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