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鄰避效應”和“低價中標”是當前垃圾焚燒行業發展面臨的最為直接的兩大挑戰。如何突破這兩大挑戰,也是當前行業一直在探討的話題。基于近期E20研究院對垃圾處理行業進行的政府、企業等相關方的調研、座談以及走訪,本文從需求側的兩個方面談談如何推動當前兩大困局的解決。
鄰避效應”和“低價中標”是當前垃圾焚燒行業發展面臨的最為直接的兩大挑戰。如何突破這兩大挑戰,也是當前行業一直在探討的話題。本文基于近期E20研究院對垃圾處理行業進行的政府、企業等相關方的調研、座談以及走訪,從需求側的兩個方面談談如何推動當前兩大困局的解決。
首先,加強監管是關鍵
筆者認為,加強監管這事,是當前政府最最應該去做的事!所以這里也費“筆墨“多說些。
為什么要加強監管?
最近與政府方一友聊環保那點事,再提加強政府監管一事!友辯,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監管去解決呀!嗯,是不應該,但是應該有的監管我們做到了嗎?
筆者跟一位垃圾滲濾液企業的高管聊天,問起今年滲濾液的項目市場情況,在筆者去年了解的信息中,滲濾液項目市場有飽和的傾向,從眾多滲濾液企業的轉型中也可以看出市場在萎縮!但高管表示,今年以來,項目市場很活躍,特別是設施提標改造項目。筆者不解,高管解釋:可以告訴你,當前60%的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是不達標的,之前已經建成的項目,有的投入運營了,有的根本就是為了對付達標建成的,建成后即閑置。筆者又不解:不是有監管的嗎?高管再解釋:哪里有人監管呢,很多項目都是政府自己單位運營的,監管層哪里會較真呢。再說了,政府查政府,邏輯也不通呀。
可以看出,監管的規矩是有,但是可以不按規矩辦事呀。同時,不時爆出的企業偷排、漏排事件,甚至在律例森嚴的北京也出現過北排污泥偷排事件,由此可窺全國現狀。政府在環境領域的監管毋庸置疑是薄弱的。監管輸給現實,“鄰避效應”是其中一個必然的結果。
強監管之下會出現什么?
2016年被刷朋友圈的很大的一件事就是“魏則西之死”事件(還不知道的,就自己百度吧),根據媒體報道,類似“魏則西之死”事件早在2008年就上過CCTV,但是悲劇還在發生。于是筆者百度了一下美國是如何監管和打擊虛假網絡醫療廣告的,以谷歌為例(以下內容來自網絡報道):
回顧谷歌在虛假醫療廣告問題上的過往,會驚奇地發現,谷歌也在這個問題上摔過跟頭,早在2003年,谷歌就因為網絡藥品廣告問題接到美國國會三個不同委員會的調查質詢,2009年爆出的大衛?惠特克(David Whitaker)事件則讓谷歌在這一問題上首次形象掃地,讓谷歌真正意識到虛假網絡廣告的危害以及搜索引擎對公眾的責任感。同樣在那一年,百度也被曝出過虛假醫療廣告事件。為解決谷歌虛假廣告問題,美國政府通過與假藥販子合作,展開了針對谷歌的釣魚式執法,從而取證對谷歌提出訴訟。2011年8月,就在谷歌宣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那個月,谷歌與美國司法部就非法網絡藥店廣告一事達成和解,谷歌為此支付了當時企業最高額的企業罰金——5億美元。 在處罰企業違規行為方面,美國政府一向以“心狠手辣”著稱。
強監管+釣魚執法+高處罰,讓谷歌始終感受到來自背后的鞭策,不斷完善自己的廣告審核機制和員工道德準則。對于當前的垃圾焚燒而言,監管必須要嚴,違法處罰雖不至于像美國那樣巨額,但一定要有。
加強監管的方向在哪里?
經多方調研與總結,對于垃圾焚燒領域而言,E20研究院認為,有必要在以下方面進行監管能力的建設與完善:
1)應該對垃圾焚燒廠周圍的地下水、大氣排放等進行持續的監管,并且能做到對場外環境監管的及時反饋。
2)建議利用互聯網+等手段,對垃圾焚燒廠進行24小時在線、持續監管,最好能做到駐廠監管。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思明對E20研究院表示,政府有關部門或第三方監管單位通過駐廠監管的方式,可督促企業規范穩定運行,及時糾正企業在生產運行和管理過程中偏離行業規范的行為,為企業各項排放指標穩定達標保駕護航。并且從垃圾的源頭開始,到垃圾焚燒廠運營的全過程,到需要出廠處理的飛灰、垃圾滲濾液等的監管。筆者曾跟多位垃圾焚燒廠的相關人員聊天,問起飛灰都去哪里了,沒有一家企業能跟我說清楚,甚至直接不愿意跟我說。
3)建議聘請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定期監管,并且要信息公開。以日本為例,其垃圾焚燒發電廠排放氣體嚴格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排放,第三方機構會1個月檢查1次,二噁英1年檢查4次,廢水2個月檢查一次。運行過程中,居民代表全程參與監督,相關檢查數據全部公開。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表示,通過強監管,一方面杜絕垃圾焚燒企業的虛假行為。另一方面,對于當前行業低價中標問題的解決,也是至關重要的,低價中標不可怕,怕的是中標之后運營管理中的“偷工減料“。并且國內近80%垃圾焚燒項目的運營都歸屬企業,那必然存在成本核算及盈利的問題,在環保監督機構不嚴格的情況下,各種不完全處置都可能發生。因此,加強監管是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
其次,政府行為或將是突破點
湖北仙桃焚燒廠被居民一夜間否定了,吳江的垃圾焚燒廠建成后被拆除了,廊坊的建不成,茂名的開不了工……垃圾滲濾液企業高管一一跟筆者列舉媒體已熱追的鄰避事件。糾其原因是中國的老百姓不相信政府,特別是在垃圾焚燒這件事情上。除了監管,政府在對待垃圾焚燒廠本身的態度上,將是解決垃圾焚燒“鄰避效應”破局的突破點。
政府敢不敢把焚燒廠建到市政府旁邊?
看到一則報道說:前幾年有日本專家去重慶考察垃圾發電項目,日本專家非常不理解,重慶為什么要把垃圾焚燒發電廠建的那么遠,因為日本幾乎都是把這種垃圾發電站建在市中心,甚至緊鄰居住區。
發達國家中,也有不少建在市中心的垃圾焚燒廠的案例。維也納市施比特勞垃圾焚燒廠,是一座建在國家首都市中心的焚燒廠,其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甚至成了城市的景點。法國Issy-Ies-Moulineaux垃圾焚燒廠位于人口稠密的巴黎西南,旁邊是塞納河和埃菲爾鐵塔(距塞納河僅200米,距巴黎圣母院4.5公里,廠區周圍遍布商務辦公樓,微軟研發中心與該廠僅一墻之隔),第1條線于2007年建成(第2條于2009年建成),總投資約6億歐元,它也是是歐洲最大的地下垃圾處理廠。
但是在中國,垃圾焚燒廠猶如“猛虎野獸“,老百姓避之而不及。面對無法破解的“鄰避效應“,如果將垃圾焚燒廠建在環保局或市政府旁邊,政府起表率作用,緩解信任危機,想來老百姓的提焚燒色變的態度會慢慢緩和。
在項目招標中,能否重質而非價低?
我們總是從企業的角度去分析低價中標一事。探其根本,其實是政府在“助紂為虐“呢,沒有需求方錯誤的需求及要求,哪有供給方錯誤的供給呢?有句俗話叫“圖賤買老牛,買得便宜用起來貴!”,我國的地方政府一直以來追求的是低價,而非優價優質。
先來看看別的國家的垃圾焚燒廠的建設成本。圖恩垃圾焚燒發電廠位于風景如畫的瑞士中部阿爾卑斯山脈下圖恩湖旁,該地區是瑞士著名的旅游勝地,該廠隸屬于瑞士AVAG公司,項目2001年開始建設,2004年建成運行,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人民幣,設一條日處理規模312噸的焚燒處理線,年焚燒處理10萬噸垃圾,服務附近150個社區31.5萬當地居民。噸垃圾處理補貼費約為1000元人民幣。(案例來自網絡)
有人可能說國外物價高,沒有可比性。我們再來算一筆國內垃圾焚燒廠處理處置的賬:根據E20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年度報告(2016)》的測算,1個10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實施后的垃圾處理服務費初始單價約為65元/噸。但我國的垃圾焚燒項目,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中標價格從每噸200多元到了現在的18元,生意越來越難,企業增長乏力,勢必造成不正規運營,從而加劇“鄰避效應“。
寫到這,E20研究院也想問問,有哪個地方政府愿意在市政府或環保局旁邊建一個垃圾焚燒廠的嗎?有哪些政府愿意不再以低價格招標,而是站在真正老百姓需求的角度,去建設一座“高標準、高穩定、均好性、高感知、生態化“的垃圾焚燒廠呢?筆者是一個樂觀的人,相信政府對環境監管的要求會不斷提升,也看到了政府在加強監管這件事情的不斷努力與完善,相信中國總有一天會有一座像花園一樣美麗、與生態環境共存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并且是建在市政府或環保局的旁邊。
|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在线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 在线资源AV每日更新不卡 | 午夜福利视频韩国19禁 | 久久综合亚洲色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