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1周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深圳福田率先邁入環衛現代化機械化智能化作業新時代。
福田區充分利用大型設備制造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優勢,加大設備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尤其在小型智能清掃設備的技術研發上,更是取得劃時代的跨越式發展。
福田區環衛PPP項目機械化率已達90%以上,深圳中心區的核心區域全面實現了100%機械化作業,“看不見掃把”正成為福田區環衛作業的新常態。
福田區智能環衛全機械清掃作業深度應用了5G、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科學技術,探索未來環衛作業場景。
福田區以改革創新為抓手,全面提高中心區環境質量,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城市環境和公共空間。
福田區智能環衛全機械清掃作業模式突出機械化、智能化、集群式作戰,能夠滿足所有環衛作業場景。
2020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1周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福田作為深圳中心城區,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戰略部署和黨中央國務院“雙區驅動”戰略要求,立足“全國最干凈城區”建設,大膽創新,先行示范,率先在深圳實施新型環衛PPP改革,劍指傳統環衛市場化模式弊端和瓶頸,大規模研發投入新型機械化設備,形成了環衛現代化、機械化、智能化的集群式作戰格局,全面提升環衛層級,揭開了深圳環境衛生工作邁向一流國際化的新篇章。
短短半年,華麗蝶變。如今漫步福田,廣場和公園里智能無人清掃機屢見不鮮,城中村里小型清掃設備隨處可見,深圳中心區核心區域更是實現了100%環衛機械化作業……“看不見掃把”正成為新常態,這是福田區創新能力的體現,更是該區向特區建立40周年獻上的一份環境“大禮”。
大膽創新,先行示范,率先開啟深圳新型環衛市場化“大改革”
36年前,深圳在全國實施環衛市場化改革;36年后,傳統市場化模式弊端凸顯。福田,以深圳中心城區的擔當和魄力率先垂范,以“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特區精神尋找破局之路。
面對機械作業覆蓋率不高、智能化不足、設施設備老舊等傳統市場化模式問題,福田區對標柏林、倫敦、巴黎等世界環衛標桿城市,積極開展國際前沿探索,以新一輪市政道路保潔招標為契機,大膽創新,靶向施策,率先在深圳實施新型環衛PPP模式改革。重點選取福田街道、南園街道、濱河路、濱海路福田段作為試點,大膽突破傳統3年合作期,大幅提高作業標準和投入,引入行業知名環衛設備制造商,在環衛領域開創了政府和大型設備制造企業合作的先河,徹底解決傳統環衛市場化模式長期積累的問題,以大手筆和大魄力推動環衛市場化“大改革”“大創新”。
量身定制,專屬制造,重磅打造中心城區環衛“特種部隊”
PPP新型環衛改革實施以來,福田區充分利用大型設備制造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優勢,針對轄區主次干道、公園、廣場、城中村等不同路況實際,因地制宜開發新型環衛設備,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實現了“前端研發—中端運行—后端優化”的全鏈條整裝制造。
項目上馬僅半年,就累計開發并投入使用高壓清洗車、多功能抑塵車、純電智能掃地車、小型高壓側噴車、自動跟隨象鼻車等17類新型環衛設備191臺,打造了一支中心區的環衛“特種部隊”,PPP試點也成為深圳唯一批量運用智能小型設備的標段,機械化程度全市最高、機械種類全市最多。其中,大型清掃車56臺、小型設備135臺。
不見掃把,也能掃天下。與傳統模式相比,新型PPP模式機械化率由30%提升至90%以上,整體作業效率提升60%,人工成本降低42%。
工藝創新,戰法迭代,連續兩個月奪得環境衛生指數測評全市第一
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和6月份,福田區環境衛生指數測評連續兩個月排名全市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中心城區環境衛生質量顯著提升,而PPP改革的新工藝、新工法功不可沒。
此次改革,福田區全新研發的第一批“重型部隊”和“輕型裝備”全面投入戰場,打造了“大會戰+陣地戰+街巷戰”三種作業模式,實現了機械化、智能化、集群式作戰,能夠滿足所有環衛作業場景,有效提高保潔效率和保潔精度,全面消除環衛指數測評扣分點。例如,“大會戰”模式中,在轄區主次干道等主戰場,投入高壓清洗車、多功能抑塵車、中大型洗掃車等重型機械聯合作戰,全面提高作業效率,實現大面積、大范圍的快速高效保潔;“陣地戰”模式中,在公園、廣場、口岸等閉合空間,投入純電智能掃地車、小型沖洗車等智能清掃設備交叉作業,變“清掃模式”為“清洗模式”,24小時不間斷作業,路面始終保持干凈整潔,市民和游客可以“席地而坐”;“街巷戰”模式中,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狹小區域,投入小型高壓側噴車、自動跟隨象鼻車等設備靈活搭配,可精準掃除各類環衛死角和黑點盲點,實現全覆蓋作業,及時消除各類環衛指數測評扣分點。
擁抱5G,科技賦能,先行一步“遇見未來”
深圳作為創新之都,定位5G世界級標桿城市,5G先發優勢明顯。
機器人在路上作業,操作員卻在數公里以外的智能駕駛艙里,通過5G信號傳遞的實時畫面以及動作指令實施遠程操控,而不受高溫、寒冷、雨天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即便操作員離開駕駛艙,機器人仍然可以通過切換模式實現自動駕駛。這樣極具未來感的畫面,你很難將之與人們司空見慣的城市環衛清潔場景聯系到一起。但在深圳福田,5G、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智能編隊等高新科技元素,卻在城市環境衛生工作中得以集聚。
設備制造商盈峰中聯環境表示,福田區智能環衛全機械清掃作業模式正是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在深圳的先發優勢,并結合福田區高度建成區的特點,受益于5G技術可忽略不計的延時,才得以高強度研發并投入了多款5G智能作業設備。
本次環衛PPP改革,福田區瞄準環未來衛發展趨勢,率先探索未來環衛5G作業場景,充分應用5G技術研發出6款5G智能作業設備,打造了全球首個環衛機器人編隊,無人駕駛標準達L4級別,體現了深圳的“深圳創新”和“深圳高度”。
例如,設備操作員可對無人清掃設備實現遠程操控和一機多控,在高溫、寒冷、強降雨等極端惡劣天氣下或者不適合環衛人員作業的場景中,可遠程調控機器前往“戰場”。無人清掃機抵達指定地點后,設備操作員可在后臺一鍵切換為無人駕駛模式,無人機實現自行作業,有效降低一線環衛人員安全隱患,提高復雜場景環衛作業能力。
新能源成為“標配”,環衛作業更綠色、更環保
除了現代化、科技化研發,本次改革福田區在綠色環保上同樣下足了功夫。
PPP標段中的56臺大型作業車和135臺小型作業車全部為純電動的新能源作業車,整車CAN控制、360度全景影像監控等一系列制造工藝充分展現中國環衛裝備制造最高水平。
此外,新能源作業車環保標準國內領先,相比傳統的燃油作業車,擁有污染更少、能源利用率更高、噪音更低、操作更便捷等顯著優勢,項目191臺新能源車輛每年可累計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000噸,可有效緩解溫室效應和城市熱島效應,且蓄電池在夜晚電網低負荷期間充電,最大程度節省成本,綜合提高作業效能。
青年人才批量加入環衛行業,大學校園走出“城市美容師”
長期以來,一線環衛工人年齡偏大,專業技能較弱,缺乏職業認同感和社會認可感。此次改革,福田區通過大規模開發機械化設備,招聘了一批年輕的設備操作員,他們中還有一批大學畢業生作為“主力軍”,成為本次改革一大亮點。
22歲的歐陽吉辰大學畢業后入職盈峰中聯環境。2019年10月,他隨總部人員一同進場福田項目,如今已經成為CBD-濱河片區負責人,主要負責該片區日常管理及小型設備推廣,及新的環衛小型設備工藝工法研發。今年6月福田CBD區域率先實現“無掃把化”,正是他和他的小型機械化組所取得的成就。
年輕的歐陽吉辰,是青年員工迅速成長的一個代表,也是環衛行業在深圳升級迭代過程的一個縮影。新時期,福田區的“城市美容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道路保潔員,而是技術嫻熟的設備操作員。福田區PPP標段環衛工人平均年齡48歲,比傳統標段年輕4歲,平均年收入增加2.3萬元,整體上更加年輕化、技能化和專業化。在未來,隨著福田區“一把掃把掃天下”傳統模式的全面終結,過去雇傭型、社會地位低的“城市美容師”將成為一份“穿西裝,打領帶”,有技術含量、有社會認同感、有待遇保障的職業。
社會反響強烈,環衛“大改革”撬動民生“大幸福”
城市管理工作,一頭連著城市運營、宏觀大局,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民生冷暖。雖然本次福田區新型環衛市場化改革剛剛起步,但卻已經讓市民受益其中。
中國環衛行業專家,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劉晶昊表示,“福田區環衛改革的探索是一種創新,用新時代的技術、裝備、工法,為人民群眾創造更清潔、更衛生、更美麗的人居環境,為我國環衛行業的現代化治理體系構建和治理能力貢獻了力量。”
家住皇崗村的廖先生表示,“以往看到環衛工人在街上用掃把清潔,非常辛苦費力。現在通過這種設備,清潔效果快又好,而且城中村里地面上的頑固油漬也被一掃而光了。”
在福田區工作15年的環衛工人王女士表示,“這次改革讓我的收入提高了,非常開心,而且還用上了全新的環衛裝備,看起來更加‘高大上’,工作起來‘更有面子’,更減輕了工作強度,這樣工作一天下來輕松很多,但保潔效果卻比以前更好了。”
先行示范,環衛破冰。此次改革,是福田區主動求變、大膽創新的全新實踐,更是政府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融為一體的全方位創新。
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表示,福田將以此為起點,全面開啟環衛變革的新時代,以更好更優更美的城市環境回饋廣大市民,為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貢獻福田力量,進一步向著全球標桿城市邁進。
未來,福田區還將繼續發揚特區“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獨特品格,以改革創新為抓手,全面提高中心區環境質量,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城市環境和公共空間,為深圳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貢獻力量。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 亚洲精品自在线 | 先锋影音资源国产性爱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