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歷史 清空記錄
分享到
為什么說環衛工在中國是高危職業?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12月22日凌晨4時40分,7名環衛工人在哈爾濱二環橋上被車輛撞倒,5死2傷。僅僅在2017年,哈爾濱就有至少十名環衛工人因交通事故身亡,永遠消失在“凌晨四點鐘的城市”。環衛工人,他們每天默默清掃城市的同時,也把腦袋系在了褲腰帶上。

環衛工是中國最危險的職業

作為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逢年過節,環衛工人總要受到各級領導的親切接見和慰問,企業和商家也會在這時候捐助或者宴請環衛工人,互聯網上也會出現諸如“少放鞭炮,讓環衛工早回家過年”之類的策劃。

說真的,真心也好,作秀也罷,看客們是被感動的一塌糊涂,而環衛工人怎么想的好像并不重要。畢竟在“少放鞭炮,讓環衛工早回家過年”的策劃之后,環衛工人可沒少掃一把鞭炮紙。

更何況,環衛工人最需要的是一個安全的作業環境。他們365天在危險的車流里穿梭,如何保障環衛工人的安全,并沒有引起有效的關注。

探訪哈爾濱車禍死者家屬

就拿此次出現事故的哈爾濱來說,據“谷雨實驗室”的統計,2017年已經發生多起交通事故導致環衛工人身亡的事件:新年頭一天,兩個環衛工人在哈爾濱二環橋上被撞身亡;11月中旬,兩名環衛工人在道里區清雪時被撞身亡;12月10日,哈爾濱遭遇今冬最大降雪,公路大橋上3名環衛工人被撞,1死2傷。

在事故頻繁的背景下,說中國環衛工人是最危險的職業并不過分。美國勞工統計局2014年更新的《美國致命職業傷害普查》顯示,美國最危險的職業是伐木工人,每十萬人死亡人數是110.9人,死亡率1.1‰。環衛工人排在第13位,死亡率為0.16‰。

環衛工是一個生存狀況常被忽略的群體環衛工是一個生存狀況常被忽略的群體

哈爾濱是中國首個制定《城市環衛作業人員安全保障條例》的城市。2017年4月17日東北網的一篇報道顯示,自2015年《條例》實施以來,哈爾濱環衛工人共發生交通事故147起,死亡31人,而哈爾濱市的環衛工人總數有23000人左右,死亡率將近1.35‰,不僅遠遠超過美國環衛工人的死亡率,更是超過美國最危險的職業——伐木工人的死亡率。

這不只是哈爾濱一地的問題。2014年中國江蘇網報道,江蘇常州一家環衛公司的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2007年至2014年,常州全市范圍大約有5000名環衛工人,每年在崗位上非正常死亡的就達10多人

誰“殺死”了環衛工人

環衛工人死亡率高,這與他們的工作環境息息相關。環衛工人在擁擠的城市道路中穿梭前行打掃衛生,常年與大大小小的車輛擦肩而過,但凡有一個不小心就會出現或大或小的事故。“谷雨實驗室”和《冰點周刊》采訪的哈爾濱環衛工遇難者家屬就說:“干這份工作,腦袋系在褲腰帶上。”這是東北俗語,表示命懸一線。

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哈爾濱二環路屬于城市快速干路。根據現行國家衛生標準規定,普通城市道路的機械化清掃率應該達到40%,機動車快車道全部實行機械化清掃。所以,按理說高架橋、立交橋橋面都應該全部采用機械化清掃,北京、上海、濟南等城市都是采用機械循環作業的方式。既然如此,7名環衛工人凌晨清掃橋面,是道路條件不允許機械作業還是環衛公司沒把他們的生命放在心上,有待進一步調查。

老弱病殘爭環衛老弱病殘爭環衛

此外,大部分的環衛工人年齡都不小了,行動和反應能力難免遲緩,在緊急情況下有可能應對不及。《一線環衛工人生存狀況調查》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湖北省W市一線環衛工人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為主,其中50歲以上占比74%,40歲以下的環衛工人僅占被調查者的2.1%。并且,環衛工人大多來自外地,廣州環衛工人當地人的比例僅為6.8%。

中老年在危險的路段清潔馬路,大多數時候,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一身反光工作服。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就連這身反光服有時也會坑慘環衛工人。2014年初,鄭州在13天內有4名環衛工人相繼被撞身亡,《大河報》經過暗訪后發現,環衛公司給工人配的反光背心批發價多在10元以下,最便宜的僅3元,洗兩水就沒什么效果了。而交警身上的閃光服價格最少在130元至140元。

2011年,武漢的一位環衛工人每天帶著3歲的孫子掃馬路2011年,武漢的一位環衛工人每天帶著3歲的孫子掃馬路

要知道,環衛工人作業時間很多時候都在凌晨4點至6點,這個時間點被稱為“致命兩小時”。因為人這時往往會感到非常疲憊,加之視線不好、車少、車速快,很容易發生意外。而環衛工人在作業時往往都是彎下腰的,所以反光服是避免事故發生最直接的信號。一旦容易洗得發白,那穿不穿反光服就沒什么意義了。

為什么不能等到天亮再清掃?《工人日報》曾采訪的一家環衛公司負責人稱:“早高峰開始后交管部門是不允許上路打掃的,只能趕在7點之前打掃干凈。”

超負荷工作致使環衛工人注意力下降也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據《工人日報》報道,在貴陽,每位環衛工人每天至少要清掃6000平方米到8000平方米的街道,相當于一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而根據住建部的規定,根據道路級別的不同,每天人均清掃面積從3800平方米至6800平方米不等,很多城市的環衛工人都是超負荷作業的。

每天必須12小時在路面值守以時刻保持路面的清潔,環衛工人只能蜷縮在馬路啃饅頭、打瞌睡每天必須12小時在路面值守以時刻保持路面的清潔,環衛工人只能蜷縮在馬路啃饅頭、打瞌睡

不僅勞動強度大,工作壓力也大。現在很多地方都實行路面保潔市場化運作,環衛承包給了環衛公司,政府出臺相應的考評措施。比如福州市鼓樓區的量化考核標準,評分90分以上的,全額撥付經費還給予一定獎勵;85分以下的,不僅得不到利潤,還會扣發管理費。

為了不被扣費,許多環衛公司都加強了對環衛工人的考核,有的公司甚至出臺“垃圾落地不超十分鐘”的規定。這些規定,讓環衛工人不得不時刻在路面上穿梭,一旦發現垃圾就趕緊清掃,顧不得來往車輛。

讓環衛工人安全體面的工作,沒那么難

在很多人眼里,環衛工人是典型的“三低”代表——低收入、低學歷、低技能。

根據“谷雨實驗室”和《冰點周刊》的報道,此次遇難的哈爾濱環衛工人每月收入僅兩千元出頭,上橋清掃每月多一百元,而哈爾濱市2017年最低工資是每月1680元;而在學歷上,以廣州為例,90%的環衛工人都是初中及以下學歷;并且中國環衛工人的工具大多還是掃帚、簸箕、鐵鍬,只要四肢健全就能勝任,不要求有什么特殊技能,但也不會培養任何技能。

鑒于此,除了需要“自我感動”的作秀時刻,很多人對環衛工人都是忽視甚至鄙夷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環衛工人生存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研數據顯示,超過70%的環衛工人表示“受歧視,不被尊重”是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國外機械化清掃

讓一線環衛工人安全、體面的工作很難嗎?其實并沒有。

為了安全,能采用機械化清掃的道路都要機械化,不要讓環衛工人為一張紙一片漂浮物去快車道上撿拾。完善的垃圾分類和大規模機械化道路清掃,都能極大的降低環衛工人的工作量,保障他們的安全。在大規模機械化道路清掃的美國,紐約只有9000名環衛工人;而作為垃圾分類榜樣的日本,東京只有2000名道路清掃工人。

除此之外,還要給環衛工人最起碼的安全保障。現實情況中,環衛工人不僅工資低,無勞動合同也是常態,這使得他們一旦在工作中發生意外,也很難被認定為工傷。而在國外大部分國家,環衛工人是按照勞動法納入企業職工范疇,工資、社會保障和福利問題都可以解決,并且收入也不低。

在中國,環衛部門是事業單位,但絕大多數一線環衛工人都是編外工、臨時工。以福建省為例,福建省環衛部門約有4.3萬人,其中正式職工9%,主要從事管理和技術工作;編外職工26%,臨時工65%,主要從事一線工作。身份不同待遇也不相同,財政負責正式職工的工資,而大量一線環衛工人都是由環衛公司解決的。

哈爾濱車禍遇難環衛工居住的小巷哈爾濱車禍遇難環衛工居住的小巷

按照國家標準,環衛清掃保潔作業每平方米定額應該在10元以上,但是從福建省總工會和住建廳的一份調查看,福建省大部分縣市招標價格在4元-5元之間,約有23%的市縣每平方米招標價格低于3元。而保潔公司還要賺錢,這樣一算,環衛工人的工資只能被壓得很低。

改變這一局面,需要在成本測算或財政撥款時,將環衛工人職業衛生健康方面的費用,包括常規體檢費用、職業健康專項體檢費用和勞保用品等一并考慮,專款專用。同時,如果大規模的推廣機械化清掃,那有些地方可能用不了非常多的環衛工人,對于可能存在失業風險的環衛工人,應該對他們進行技術和職業培訓,讓他們盡可能的找到糊口的工作。


來源:騰訊網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5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婷婷丁香亚洲综合国产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 |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国产岛国精品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综合久久网 |